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研究相关文档
海湾大桥通车:打通“省尾国角”
发布时间: 2010-09-09    作者:    来源:南方日报 2010-09-09
  字体:(     ) 关闭窗口

◎汕头海湾大桥建成

1995年12月28日海湾大桥的建成,彻底改变了汕头市以往靠轮渡交通南北城区的历史。它连接深汕高速公路以及汕潮汾高速公路,成为我国沿海高等公路主干线的重要纽带,使深圳、珠海、厦门与汕头四个经济特区的联系更加方便快捷。

当人们来到汕头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都能见到一座横跨海湾南北的悬索桥。它象一架巨制竖琴,钢索是弦,厢梁为身,线谱流畅,配以澎湃涛韵,时时弹奏着一曲曲扣人心弦的现代化乐章。

桥上“汕头海湾大桥”六个由江泽民题写的大字,似在诉说汕头在1990年代初期的辉煌。

有人认为,汕头位于“省尾国角”,在地理上处于劣势。汕头被汕头港一分为二,龙湖区和濠江区隔海而望。以前,人们往来两区必须乘坐渡轮,交通出行非常不方便。

但换个角度看,汕头处在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经济区三方接口,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可以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往东北,汕头可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往西南,又可以“结缘”珠三角。而要将这些交通大动脉连接起来,汕头必须先打通自身的“任督二脉”:那就是这座气势磅礴的跨海大桥—————汕头海湾大桥。

1995年12月28日海湾大桥的建成,彻底改变了汕头市以往靠轮渡交通南北城区的历史。它连接深汕高速公路以及汕潮汾高速公路,成为我国沿海高等公路主干线的重要纽带,使深圳、珠海、厦门与汕头四个经济特区的联系更加方便快捷。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用这句话来形容汕头海湾大桥,最恰当不过。汕头,这颗历史悠久的粤东明珠,在三十而立之时思索自己的方向。

近年来,汕头正在奋力谋求崛起,充分发挥区位、对台等优势,承接珠三角、长三角以及台湾的产业转移。而汕头海湾大桥和汕头港所代表的汕头海陆交通,对这座城市的发展意义重大。

    1. 创办经济特区:中国对外开放的起点
    2. 金民卿:国家战略下的经济特区优势再造
    3. 赵振华:我国自贸区与经济特区的异同
    4. 从经济特区到自由贸易区
    5. 肩负好经济特区使命 当好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
    6. 把经济特区“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7. 从经济特区到自贸区看中国经济改革走向
    8. 建经济特区设想来自中国
    9. 沿着党开辟的改革开放道路奋勇前进
    10. 经济特区而立之年忆谷牧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