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研究相关文档
村民直选:宝安村民一张白纸选“村官”
发布时间: 2010-09-09    作者:    来源:南方日报 2010-09-09
  字体:(     ) 关闭窗口

◎深圳首试直选村干部

1993年10月21日在深圳宝安区沙井镇蚝二村村民代表会选举现场,当镇工作组照以往规矩把新一届村干部候选人名单分发给代表们画圈,党员村民站起来大声反对。最后,沙井镇镇党委决定:将发下去的候选人名单收回;由村民自主协商,推选候选人;镇党委对村民推选的候选人政审后,交村民选举。用一张白纸直选村干部这项被誉为“全国之最”的举措在一个小村庄诞生了。

“每次都是你们做好茶果,再让我们抹油,这样的选举有什么意思?”

“你们想怎么选?”

“一人给一张白纸,自己选!”

这是1993年10月21日在深圳宝安区沙井镇蚝二村村民代表会选举现场的一段对话。

当镇工作组照以往规矩把新一届村干部候选人名单分发给代表们画圈,党员村民站起来大声反对。选举被迫暂停。

消息一传开,便在沙井镇炸开了锅,直选村干的呼声越来越高昂。蚝一、沙头、大王山、衙边等村也要求“照此办理”。

最后,沙井镇镇党委决定:将发下去的候选人名单收回;由村民自主协商,推选候选人;镇党委对村民推选的候选人政审后,交村民选举。

就这样,用一张白纸直选村干部这项被誉为“全国之最”的举措在一个小村庄诞生了。当时毅然起身的村民也许没有意识到,他们的一场“反抗”,开创了中国农村实行村民自治的先河。

从这年起,沙井镇26个行政村的村干部全部实行村民直选。农民们虽然文化不高,心里头都明白得很:要让全村脱贫致富,一定得选出一个村民们信得过的好人、能人来掌权。

直选,给沙井带来“两个提高”和“两个降低”———村干部学历和村级经济指标提高了,村干部的年龄和对村干部的投诉率降低了。

1998年10月14日,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

如今,在沙井的每个村子里都可以看到,被百姓称为“透明窗”的村务公开栏明细着村里的家底。各村成立了村民议事小组和财务监督小组,村民说这是“亮干部的箱底、集体的家底”。

沙井所在的宝安区已连续三次荣获“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区”的单位。这里的每一个村(居)委会成员都是选举产生的。

    1. 创办经济特区:中国对外开放的起点
    2. 金民卿:国家战略下的经济特区优势再造
    3. 赵振华:我国自贸区与经济特区的异同
    4. 从经济特区到自由贸易区
    5. 肩负好经济特区使命 当好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
    6. 把经济特区“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7. 从经济特区到自贸区看中国经济改革走向
    8. 建经济特区设想来自中国
    9. 沿着党开辟的改革开放道路奋勇前进
    10. 经济特区而立之年忆谷牧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