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新中国外交
审时度势,铸就辉煌——新中国外交战略演变的历史回顾
发布时间: 2010-09-21    作者:丁明    来源:国史网 2010-09-21
  字体:(     ) 关闭窗口

  外交战略的调整给中国外交带来了新的局面。第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继续高举团结反霸的旗帜,发展了同美国、日本、西欧的正常关系,发展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使中国的国际战略地位大为加强。第二,逐步改善和发展同苏联及其他东欧国家的关系。19895月,中苏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第三,逐步改善和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积极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巩固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斗争。第四,认真贯彻“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中国同英国、葡萄牙经外交谈判,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分别于19977119991220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第五,实行对外开放,增进国际间经贸、科技合作。中国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不断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各种形式的经贸、科技交流。

  通过以上回顾,可以看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新中国领导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在制定和调整中国外交战略的过程中,牢牢把握大局,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严峻考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中国外交虽然经历了几次大的战略调整和演变,但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始终没有改变。“变”与“不变”,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它贯穿在中国外交发展的全部进程之中,不断地充实、发展和自我完善,并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展示其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才能够突出中国自身的国家利益,才能够更加清醒地认识世界。从这个角度讲,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和表现,是在不同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更好地谋求国家利益的需要。

  20世纪 80年代末,世界进入新旧格局交替时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的外交思想,使中国外交取得了新的成就。进入 21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处于深刻演变之中。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冷静分析国内外形势,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使中国的对外工作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展望未来,我们坚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指导下,中国外交一定会不断开创新局面,一定会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为世界和平发展事业做出自己新的贡献。

   (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5期)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版,第14721473页。

  []《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278279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1956)》第1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390391页。

  []《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131页。

  []转引自许毅、隆武华《论中国共产党“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1期。

  []《当代中国外交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页。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4295页。

  []《新中国外交50年》,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922页。

  []《新中国外交50年》,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923页。

  []《毛泽东传(19491976)》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628页。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6127页。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3页。

  [13]钱其琛:《外交十记》,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14]钱其琛:《结束过去,开辟未来———回忆邓小平同志关于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的战略决策》,《新中国外交风云》第5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1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8页。

  [1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17]《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940页。

    1. “一五”计划时期文物展览会述论
    2. 张行 明艳林:新中国华侨植物引种历史的考察
    3. 社会主义发展史视域下当代中国的成就与经验
    4. 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海军的创建研究(1949—1956)
    5. 郭旭红 武力:新中国城乡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6.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型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塑造
    7. 政策与实践:新中国农村电影放映研究
    8. 新中国人民群众收入的初始变迁
    9.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失业救济研究
    10. 从“重点”到“优先” ——新中国重工业发展战略的确立过程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