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刘少奇研究
把历史的真相告诉人民——采访王光美及其子女的回忆
发布时间: 2010-11-13    作者:孙兴盛    来源:国史网 2010-11-12
  字体:(     ) 关闭窗口

  这次会议起草和通过了《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即二十三条)。会后,少奇同志主动找毛主席,做了自我批评。此后,他又在自己家里连续举行有部分中央领导人参加的党内生活会,听取对自己的批评和帮助,并委托陈伯达把每天生活会的情况向毛主席汇报。尽管少奇同志做了这些努力,但毛主席和少奇同志之间的裂痕并没有消除。毛主席写的那张《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中,就把1964年形实右的错误倾向作为少奇同志的一条罪状。197012月,当斯诺问毛主席从什么时候明显感到必须把少奇同志从政治上搞掉时,毛主席也回答说是制定二十三条那个时候。

  我不禁问:毛主席亲自发动文化大革命,是不是就是为了打倒少奇同志?王光美明确表示不是!发动文化大革命是同四清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是个人恩怨问题。二十三条下发全党后,并没有产生立竿见影轰轰烈烈的效果,反倒更加冷冷清清,搞不下去。这是因为四清运动的许多提法都改变了,从中央到各地四清工作队和广大干部群众都不理解,都不知道党内走资派是什么意思、指哪些人,清政治清思想该如何搞。大家无所适从,顾虑重重,生怕搞错了犯反党错误。农村、工厂发动不起来,连江青直接插手的文艺界也搞不起来,《海瑞罢官》也批不起来。毛主席从来没有感到如此失落,很不甘、很气愤,斥责北京市委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文化部是才子佳人部、中宣部是阎王殿等,直接怪罪中央一线同志领导不力、右倾保守,甚至是在有意袒护和抵制。

  一贯爱窥视和揣摩毛主席心事和想法的林彪、康生和陈伯达一伙早已看在眼里,极力拉拢江青达成交易,林彪帮江青从部队打开文艺界缺口,树江青为全国文艺旗手;而康生则敏感地发现北京大学四清运动中聂元梓等人对学校党委的不满大有文章可做,制定了从北大点火,往上搞的策略,完全避开在一线主持中央工作的少奇同志、周总理和小平同志,派康生老婆曹轶欧到北大直接策动他们造学校和北京市委的反,贴出火药味极浓的大字报,震动了中央高层领导。少奇同志、周总理和小平同志都支持北京新市委的严肃批评,强调党有党纪,国有国法内外有别。以康生为首的中央文革小组,对少奇同志的表态极为不满,暗地里写信向毛主席告状,并以绝密件寄去大字报底稿。196661,毛主席批示同意,向全国全世界播发了聂元梓他们的大字报。林彪、江青、康生和陈伯达他们一伙特意抬出毛主席亲自发动的名义点火造势,终于以学校为突破口,以学生运动为好形式,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等极具煽动力的口号鼓动下,使文化大革命哄然而起,轰轰烈烈。少奇同志请示毛主席后,主持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商量对策,并经毛主席同意,决定派工作组控制混乱局面,维护社会稳定。而以康生为首的中央文革小组却鼓动造反学生抵制,掀起反工作组浪潮,少奇和小平同志与康生、陈伯达的直接矛盾迅速激化。1966718日晚毛主席回到北京,陈伯达他们恶人先告状,少奇同志赶到丰泽园时却吃了闭门羹

  围绕工作组问题,少奇同志和毛主席发生了严重矛盾和激烈冲突。196684,在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小会上,毛主席大发脾气,严厉批评少奇他们害怕群众,少奇同志忍不住当面顶撞:革命几十年,死都不怕,还怕群众?!毛主席批评派工作组是镇压群众运动搞专政,少奇同志又当堂抗辩:怎么能叫专政呢?!派工作组是中央决定的。而且决心抗到底:无非是下台,不怕下台!这是少奇同志生平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与毛主席正面冲突。毛主席也不曾想到少奇同志会当众这么坚决地对抗自己和群众运动,回想起以前的分歧更为生气,第二天就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表明他决心搬掉少奇同志和小平同志这两个文化大革命运动的最大障碍。

  我问,少奇同志为什么非要在工作组和群众运动问题上顽抗到底呢?王光美的分析给我很大启发。毛主席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纠正党风反对腐败时,历来都是热衷于大搞群众运动,喜欢轰轰烈烈,而且是放手发动。可这是一把双刃剑,轰轰烈烈中涌动着无政府主义极左思潮,可以使热情变成狂热冲动,甚至失去理智;如果不能及时加强领导、正确引导,就很容易失控,产生极大的破坏力。文化大革命哄然而起,无政府状态相当严重,少奇同志敏锐地感到极左的危险,认为必须派工作组控制局面,抵制极左思潮。只可惜,毛主席始终没有理解少奇同志,最后连他自己也被林彪、康生、江青一伙及其极左运动害得很惨。

  关于毛主席与少奇同志的分歧及其恶化的来龙去脉,王光美不赞成在孩子们的回忆文章中写很多。我们很理解、很尊重这个意见。

    1. 重温1949年刘少奇秘密访苏历程
    2.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创作原因研究
    3. 刘少奇与1961年湖南农村调查中的粮食问题
    4. 刘少奇与1962年经济大调整
    5. 刘少奇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研究及其现实意蕴
    6. 刘少奇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镇压反革命运动
    7. 刘少奇同志办学校
    8. 刘少奇: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
    9. 刘少奇如何到农村搞调研
    10. 刘少奇与1950~1954年新中国的援越政策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