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刘少奇研究
“中国的赫鲁晓夫”最早不是刘少奇
发布时间: 2013-04-01    作者:黄峥    来源:《思想理论动态参阅·文史参阅》 2012-12-15
  字体:(     ) 关闭窗口
   由于一个时期以来,毛泽东对国内阶级形势、政治状况的错误估计,以及他同刘少奇主持的中共第一线领导之间分歧的发展,使党内生活越来越不正常。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毛泽东多次对中央一线的工作提出批评。到了“文化大革命”前夕,他进一步认为,全国的党、政、军各界混进了一大批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中央出了修正主义,有发生反革命政变的可能。毛泽东对中央第一线的工作越来越不满意,逐渐失去信任,因此有些重要问题不再同刘少奇等中央领导核心成员商量,而采用非正常的程序和手段直接处理,包括改变中央第一线领导的集体决定和处分一些高级干部。野心勃勃的林彪、江青、康生等人则利用毛泽东的崇高威望,挑拨离间,以售其奸。刘少奇等在中央第一线工作的同志显然感觉到了这种不正常局面,但又没有办法出来抵制和纠正,只有加强集体领导。多请示汇报,尽量按毛泽东的指示行事。尽管如此,仍不时遭到毛泽东的批评和否定。

  毛泽东自1965年10月起多次提出“中央出修正主义”的问题。1966年1月12日他在武汉对当地几个主要负责同志说:去年10月,我在北京讲过,如果北京搞修正主义,你们地方怎么办?是不是学蔡锷起义,打倒袁世凯?我总感到要出问题;我讲了以后,一路上从天津到南昌,经过许多地区,都没有听到反应。由于毛泽东没有明说“中央搞修正主义”的是谁,别人又不能瞎猜,所以从中央到地方的大多数领导干部都不清楚也不理解究竟是怎么回事,当然也就无法作出“反应”。林彪1967年5月在会见外宾时当着毛泽东的面说:“有人说毛泽东同志就是拉一派打一派。现在中央领导同志凡是在群众中有威信的,全是毛主席事先将文化大革命的底交给他们了,所以他们未犯错误。”这说明毛泽东曾经向少数人交过底,但显然不包括刘少奇。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突然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公开点名批判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吴晗。1966年2月2~22日,江青与林彪相勾结,由江青在上海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宣称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界被一条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政,“要坚决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彻底搞掉这条黑线。”这次座谈会的纪要经过毛泽东几次亲自修改。这两件事在进行过程中都有意保密,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政治局常委都不知道。

  4月16日起,毛泽东在杭州召集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用林彪的说法,“集中解决彭真的问题,揭了盖子”,并决定撤销“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和《二月提纲》,重新设立“文化革命小组”。

  中央书记处会议后,由陈伯达、康生、江青、张春桥等组成的“文化革命文件起草小组”,集中到上海加紧起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通知》的最初稿子中尚没有点彭真的名,后来陈伯达、康生、江青在修改时专门加了一段点名批判彭真的话,毛泽东同意了。从4月14~30日,毛泽东在17天中先后8次审阅修改《通知》稿,并加写了好几段重要文字。

  刘少奇于3月25日至4月19日出访巴基斯坦、阿富汗、缅甸。4月20日他出访回国后,立即从昆明赶到杭州,参加毛泽东召集的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这时会议已近尾声,彭真已被点名批判,《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简称“五一六通知”)已由毛泽东修改定稿,“中央文革小组”的人选也已确定,只待提交5月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于1966年5月4日在北京召开。这时毛泽东仍在杭州,依惯例,会议由刘少奇主持。会上情况由康生向毛泽东请示汇报。这种做法和以往不同。刘少奇以前曾多次主持中央高层会议讨论重大问题,都是由他本人直接向毛泽东报告的。

  刘少奇是努力按照4月杭州会议和毛泽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主持这次会议的。可以明显看出他相当被动。由于彭真已被点名批判,免职势在必行。5月4日,彭真向刘少奇、邓小平提出,北京市的工作他今后不管了。刘少奇、邓小平当然只有同意,并决定由李雪峰代理北京市委第一书记。提交会议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草案,在5月16日通过时一字未改。本来在会议讨论中也有人提了一些意见,主要是文字方面的意见,但陈伯达、张春桥等借口毛泽东已审定而坚持不让改,所以最后还是原封不动地付诸通过。刘少奇或许感到这是一种党内生活不正常的表现,却又无可奈何。

  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最后一天,即5月26日,刘少奇在大会上发言。他主要讲了对毛泽东一系列指示的理解,并且用很大的篇幅作自我批评,历数了自己从第一次大革命时期一直到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错误。在谈到“文化大革命”时他说:“在我们这次讨论发言中,对文化革命问题讲得比较少,对这个问题,我们过去也是糊涂的,很不理解,很不认真,很不得力,包括我在内。我最近这个时期对于文化革命的材料看得很少。生了一次病,出了一次国,很多材料没有看,接不上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举行的同时,会外的斗争也十分激烈。报刊上接连发表气势汹汹的批判文章,有的文章是在毛泽东支持下发表的。“五一六通知”的内容和处分彭、罗、陆、杨的情况正通过小道消息在社会上流传。人们明显地感到一场政治风暴在日益逼近。

  这里有一个问题:毛泽东在“五一六通知”中所说的“例如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他们现正睡在我们的身旁”,是否就是指刘少奇?笔者认为不是。

  “五一六通知”一开始是为批判《二月提纲》而起草的。在毛泽东最初修改的稿子上,还没有点彭真的名,所以在他加写的几段话中,都是用“他们”、“提纲的作者们”等代名词来暗指彭真。笔者认为,“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也属于这种情况,也是暗指彭真等人的代名词之一,在用语上则是沿用了1964年7月毛泽东关于培养接班人指示(即在“九评”中加写的一段话)中的提法。毛泽东在这一指示中说:“要特别警惕像赫鲁晓夫那样的个人野心家和阴谋家,防止这样的坏人篡夺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显然,这一指示根本不可能是针对刘少奇的,因为这段时间毛泽东对刘少奇并不怀疑。最明显的证据是:1963年9月,毛泽东在审阅《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编辑部文章《关于斯大林问题》时,把“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改为“早在二十年代末期和整个三十年代,随后又在四十年代的初期和中期,以毛泽东同志和刘少奇同志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者”。

  毛泽东本人从来没有说过“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是指刘少奇。何况,“五一六通知”从正式通过到最初的传达贯彻,都是毛泽东委托刘少奇主持进行的。如果“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是指刘少奇,毛泽东便不可能这样做。在当时,无论是中央领导核心成员,还是参加起草“五一六通知”并在这期间同毛泽东最接近的康生、陈伯达等人,都认为是指彭真,谁也没有怀疑到刘少奇头上。刘少奇1966年5月18日在同周恩来、邓小平一起会见越南共产党主席胡志明时向他通报说:“彭真……反毛主席,他是中国党内的赫鲁晓夫,修正主义者。”贺龙5月19日在大会发言中对彭真说:“主席批评赫鲁晓夫在我们身边,那还不是批评你呀!”康生也在这天的大会上指责彭真说:“你就是这样的人物,你就是睡在我们身旁的赫鲁晓夫这样的人物。”康生在发言中还主动检讨自己在1931年写了反对刘少奇文章的错误,并颂扬“少奇同志是在白区代表毛主席的路线的”。一年之后的1967年5月19日,张春桥在上海革命委员会常委扩大会议上还承认:“对‘例如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这一段,我当时就不太理解,只想到彭真,没完全想到刘少奇。”

  那么,为什么许多人觉得“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是指刘少奇呢?笔者认为这主要是“文化大革命”中大批判运动造成的印象。最早点明“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是刘少奇的是戚本禹。1967年4月1日,戚本禹在《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一文中用责问的口气说:“你根本不是什么‘老革命’!你是假革命、反革命,你就是睡在我们身边的赫鲁晓夫!”第二天,上海《文汇报》发表吹捧这篇文章的社论,题目就叫《彻底批判中国的赫鲁晓夫》。5月18日,在《红旗》杂志编辑部、《人民日报》编辑部文章《伟大的历史文件》中,更加明确地说:“毛主席在这个文件中所说的睡在我们身旁的‘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现在被广大群众揭露出来了。这个中国的赫鲁晓夫,就是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此后,在报刊批判尚未公开点刘少奇名字的情况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各种文件、文章一直把“中国的赫鲁晓夫”作为刘少奇的代名词。人们对此得出了强烈的印象。

    1. 刘少奇民主集中制思想探析
    2.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创作原因研究
    3. 刘少奇与1961年湖南农村调查中的粮食问题
    4. 提高党员修养是党的建设的永久性课题——重温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5. 经文纬武谋华中——刘少奇
    6. 刘少奇在华北抗日前线
    7. 樊宪雷:刘少奇与中共七大主题的深化
    8. “刘少奇与中共七大”学术研讨会在延安召开
    9. 刘少奇退夜班加餐费
    10. 刘少奇的“四不准”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