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治史 >> 政治制度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政治发展的逻辑
发布时间: 2010-03-05    作者:俞可平    来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0-03-05
  字体:(     ) 关闭窗口

   注释:
  ①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8年12月19日。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18卷第34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7卷第99页。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28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307页。
  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载《人民日报》1949年9月30日。
  ⑦参见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档案出版社1989年第42页。
  ⑧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1958年1月28日。
  ⑨社论:《念念不忘阶级斗争,主动地持久地向阶级敌人进攻———痛斥党内另一个最大的走资派“不应该强调阶级斗争”的反动谬论》,载《人民日报》1968年4月23日。
  ○10姜伟岗:《毛泽东时代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http://hi·baidu·com/lishilaoshi/blog/item/5165ddcaaf111b47f31fe716.html。
  ○11对“三年自然困难”期间饿死的人数有极不相同的统计,例如,蒋正华、李南利用1953、1964、1982年人口普查全国年龄、性别报告数据估算正常死亡人数,用历年死亡人数减去正常死亡人数,得出了“三年自然困难”时期中国非正常死亡人口大约为1700万;金辉根据中国政府公布的1953—1966历年人口统计数指出,1960年和1961年,中国人口净减少1348万。
  ○12李先念:《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79年4月5日),载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上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06页。
  ○13参见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上下册,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
  ○14参见董宝训、丁龙嘉:《沉冤昭雪———平反冤假错案》,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丁龙嘉、听雨:《康生与赵健民冤案》,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图们、祝东力:《康生与“内人党”冤案》,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版。
  ○15《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3页。
  ○16《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
  ○17○18《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4、236页。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272页。
  ○20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载《人民日报》1957年6月19日。
  ○21毛泽东:《毛主席重要指示》,载《人民日报》1976年5月16日。
  ○22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中全会上的讲话》(1962年9月),载《红旗》杂志1967年第10期。
  ○23根据叶剑英1978年12月13日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上的说法,“文革”整了1亿人,死了2000万人,浪费了8000亿人民币。参阅董宝训、丁龙嘉的《沉冤昭雪———平反冤假错案》。
  ○24○27○28《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载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57—217页。
  ○25胡乔木:《关于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一些提法问题》,http://topic.news365.com.cn/zyyh_5892/200708/t20070831_1558377.htm。
  ○26《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载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页。
  ○29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2/19/content_2595497.htm.
  ○3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10/18/content_5218639.htm.
  ○31列宁:《国家与革命》,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31页。
  ○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314页。
  ○33列宁:《国家与革命》,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32页。
  ○34《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475页。
  ○35《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8页。
  ○36胡锦涛:《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47页。
  ○37《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6—147页。
  ○38《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载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1页。
  ○39有学者据此认为,“依法治国”的起点应当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参见王家福:《“依法治国”的起点应当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载《文摘报》2008年4月24日。
  ○40《中共中央关于全党必须坚决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通知》(1986年7月10日),载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人民代表大会文献选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2年版第166页。
  ○41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人民日报》1997年9月12日。
  ○4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载《人民日报》2005年10月19日第1—2版。
  ○43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30日),载《人民日报》1978年7月1日。
  ○44《毛泽东选集》第1版第5卷第456—457页。
  ○45《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29页。
  ○46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2/04/con-tent_2548139.htm.
  47 48参见国家统计局:《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一)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8-10/27/content_10259397.htm
  ○49民政部:《中国民政工作年鉴(1999)》,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版。
  50民政部:《民政事业统计季报》(2009年第二季度),见民政部官方网站:http://cws.mca.gov.cn
  ○51《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439页。
  ○5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载《人民日报》2004年9月26日。
  ○53《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3页。
  ○54关于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的详细论述,参见俞可平:《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24页。
   (作者为中央编译局副局长 )

    1. “一五”计划时期文物展览会述论
    2. 张行 明艳林:新中国华侨植物引种历史的考察
    3. 社会主义发展史视域下当代中国的成就与经验
    4. 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海军的创建研究(1949—1956)
    5. 郭旭红 武力:新中国城乡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6.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型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塑造
    7. 政策与实践:新中国农村电影放映研究
    8. 新中国人民群众收入的初始变迁
    9.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失业救济研究
    10. 从“重点”到“优先” ——新中国重工业发展战略的确立过程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