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史 >> 学术史
新中国海疆史研究60年
发布时间: 2009-11-26    作者:李国强    来源:国史网 2009-11-26
  字体:(     ) 关闭窗口

  3.关于海疆区域地方史的研究

  (1)海南史研究。就海南省历史开展的区域性研究在学术界始终未曾间断,l983年海南建省之后,这一领域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以谭其骧先生与杨武泉先生的学术论辩为先导,海南史的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呈现出新的局面。尽管有关海南历史研究的通史类专著有所欠缺,但断代史的研究成果颇丰。主要成果有谭其骧《自汉至唐海南岛历史政治地理》、杨武泉《西汉晚期至萧齐海南岛不在大陆王朝版图之外——与谭其骧先生商榷》、谭其骧《再论海南岛建置沿革——答杨武泉同志驳难》、林漫宙《汉珠崖郡史话》、曾昭璇《先秦至隋海南省行政区划史研究》、房建昌《关于日本侵略海南岛的考察》等。这些成果对不同历史时期海南的行政建置和政治史进行了研究。

  海南开发史一直是海南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代表性成果有纪宗安《古代移民和海南的早期开发》、符玉川《海南古代移民与海南方言》、黄进先《海南开发史略》(一、二)等。

  马援、鉴真、海瑞等人物对海南不同时期的历史进程产生了较大影响,李勃《马援至琼考略》、陈世民和文山《鉴真与他羁旅海南期间的事迹》、韩敏《李德裕后裔化黎辨》等对此进行了探讨。

  在海南史研究中,研究者对海南地名也十分关注,力图通过这一研究来揭示海南历史发展中的诸多人文因素。主要成果有刘剑三《海南地名的史料价值》、周伟民《试论海南省地名的特点和地名标准化问题》、李勃《“海南”考释》和《“澶洲”不是海南岛》等。

  (2)台湾史研究。海峡两岸关系经历了从对立到缓和的漫长过程,期间大陆学术界对台湾史的研究从未中断,尽管受两岸关系的制约,不同时期的研究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但依然不乏理论的创新和推进。这一时期,大陆学术界在台湾史的研究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一批高水平的学术著作先后问世,如陈孔立《台湾通史辨误》、《台湾历史纲要》和《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周文顺《台陆关系通史》,杨彦杰《荷据时代台湾史》,陈在正《台湾海疆史研究》等。此外还有大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从不同方面对台湾历史进行了研究,如徐晓望《论晚明对台湾、澎湖的管理及设置郡县的计划》、王政尧《简论清初收复台湾》、李祖基《清代台湾行政区划的变迁与台湾历史》、安京《清朝消极治台政策与台湾行政区划的设置》等。

  (3)香港史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中英两国就香港问题展开谈判,关于香港史的研究在内地学术界受到极大重视,大量论著相继面世,包括余绳武和刘存宽主编《十九世纪的香港》、关礼雄《日占时期的香港》、萧国健《香港古代史》、余绳武和刘蜀永主编《20世纪的香港》、刘蜀永《香港的历史》、侯书森《百年沧桑:香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李宏《香港大事记:公元前214年一公元l997年》、刘存宽《香港史论丛》、彭琪瑞等《香港、澳门地区地理》等分别从香港地方史、香港与内地关系史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成为香港史研究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著。

  此外学者们还发表了大量论文,其中有关香港近代史研究的成果最多,代表性有邓聪《古代香港历史的新发现》、郭双林《晚清香港没领问题初探》、刘存宽《英国强占香港岛与所谓“穿鼻条约”》等。囿于文献、史料的匮乏,有关香港古代、特别是宋代以前经济活动问题始终是香港历史研究中的难点,汤开建《宋代香港地区的盐业生产及盐的走私》、徐日彪《近代香港华商的崛起(1841年——l900)》、郭卫东《香港开埠初期与内地贸易研究:以(虎门条约)第十三款为案例》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4)澳门史研究。新中国建立之后相当长的时期里,内地学术界对澳门史的研究较为薄弱,上世纪80年代之前仅有为数不多的学术论文发表,而从80年代以后,对澳门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相关论著不断发表,其中葡萄牙占据澳门的时间及经过、明清对澳门的管理、澳门对外贸易史、澳门历史人物、文化思想、史实考订等均成为研究热点。

  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戴裔煊《(明史•佛郎机传)笺证》之后,费成康《澳门四百年》、唐思编著《澳门风物志》、黄鸿钊《澳门史纲要》、《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9年第2期“澳门专号”、林子升《十六至十八世纪澳门与中国之关系》、黄启臣《澳门历史(自远古——1840)》、汤开建《明清士大夫与澳门》等论著从不同侧面展开研究。张海鹏主编《中葡关系史资料集》收入大量中、葡、英、法、日文档案资料,是至今关于澳门史最全面的资料汇编。黄启臣等合编《澳门港史资料汇编(1553--1986)》为深入研究澳门史提供了珍贵史料。

  除上述多部重要著作外,还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研究内容集中在政治史、葡澳关系史、经济史等方面。代表性成果有赵立人《葡萄牙人人居澳门的再研究》、张德信《葡萄牙人初寓壕镜澳的历史考察》、郑炜民《从有关条约看澳门“附属地”问题》等。

    1. “一五”计划时期文物展览会述论
    2. 张行 明艳林:新中国华侨植物引种历史的考察
    3. 社会主义发展史视域下当代中国的成就与经验
    4. 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海军的创建研究(1949—1956)
    5. 郭旭红 武力:新中国城乡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6.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型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塑造
    7. 政策与实践:新中国农村电影放映研究
    8. 新中国人民群众收入的初始变迁
    9.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失业救济研究
    10. 从“重点”到“优先” ——新中国重工业发展战略的确立过程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