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对外关系史
卡梅伦接受专访 称中国崛起不构成威胁
发布时间: 2010-11-10    作者:水均益    来源:央视网 2010-11-10
  字体:(     ) 关闭窗口

  水均益:您对即将到来的二十国集团峰会有何期待,您认为这会是一场大辩论吗?

  卡梅伦:这很难说,人们之间总会存在争辩,这也是合情合理的。当二十个国家聚集到一起的时候,人们都期待着一场非常好的对话,我们希望听到他们说出他们的想法,提出他们遇到的问题,我们也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我们也应该努力达成共识。我认为这会成为一个达成共识的平台,我们也已经达成了一些积极的共识,比如中国提高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这就是我们达成的共识,我们需要一套更好的银行监管体制,这样我们才能避免两年前发生的那种“金融海啸”。

  我认为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能否就全球经济再平衡达成一致,有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而一些国家则存在赤字,如果存在赤字的国家能够改善他们的经济,而经济发展良好的国家能够更好地平衡发展,那么全球的经济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最终实现双赢的局面,所以说这是一个难题。我们在这一问题上不应该互相指责,我们应该认识到共同利益、共同行动。我认为这就是我们应该达成的共识。

   水均益:首相先生,您已经上任半年多了,我们注意到您在削减财政预算方面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我认为这对于您的国家来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我也知道您对于英国这个伟大国家的未来有一个非常好的设想。请您给我们讲讲您的这个设想。

  卡梅伦:我对于英国的设想是我们应该成为最为开放、贸易往来最发达、最被看好、最受欢迎的国家。我们讲英语,我们的时区处在东西半球之间,我们是一个贸易发达的国家,我们有世界上最好的大学,这都是我们的优势,我希望英国能够在未来几十年里成为世界成功的典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就要解决现存的问题。

  在我上任以来,英国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传统优势逐渐消失,我们的财政赤字非常高,我们的国家负债累累。有些人认为我们不应当管这些,应该等待经济的复苏,这样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得到解决,然而我们应该解决的是经济结构性问题,所以我们采取了裁减措施,同时我们也增加了一些税收,我想让世界看到英国正在处理这些债务问题,正在解决自身的问题,它是一个值得投资的地方,英国是值得为未来投资的地方。当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对世界说欢迎您到英国,这是一个值得来的地方。

  水均益: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这是您第一次以首相身份访华,请让我问您最后一个问题。作为英国两百年来最年轻的首相,您有什么感受?作为首相,您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尖锐问题,不久前您又有了一个可爱的孩子,在这里我要向您表示恭喜。

  卡梅伦:非常感谢。但是这周我就离开了我的家人,这让我有些伤心。我的工作就是要处理不同的事情,但是我的身边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团队,我愿意倾听并信任那些充满智慧、经验丰富的人。在我的内阁成员中,有一位大臣叫做克拉克,他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成为了议会议员,而有一些内阁成员在那个时候还没有出生,所以说我的内阁成员中既有年轻人,也有经验丰富的长者,我希望这能够给我们带来智慧和经验。

  水均益:首相先生,再次欢迎您,希望您能够好好地享受您的中国之旅。

   专家观点:为拼经济卡梅伦来华寻商机

  卡梅伦率领英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访华团,包括四位重臣,财政大臣、商业大臣、教育大臣、能源大臣,再加上50位英国顶级的企业、商业的决策者。据英国使馆说,这些人占他们企业的资产、利润,占英国GDP的60%,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他继2007年12月当时率领英国保守党代表团访华之后,首次以首相身份访问中国。卡梅伦此行有什么样重要的意义?高调豪华访华他想取得什么样的成果?卡梅伦这次访问又会对未来中国和英国的关系以及更广泛地区的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主任王朔先生\特约评论员孙哲先生说观后感。

   孙哲:卡梅伦来华我觉得他主要是为了拼经济而言的,他受命于危难之间。他在当选之前英国经济其实患上了一种“英国病”,经济复苏,其实任务非常非常艰巨,第三季度的增长率2.8%,第二季度1.2%,整年下来以后能1%左右就不错。他又有赤字,本来这个赤字就是GDP的11%,2000多亿美元,他现在要削减政府赤字,要削减差不多1200亿,对他来说想用这么点钱,250万人再找工作,任务非常艰巨,而且英国还面临一个通膨问题,消费者指数经常忽高忽低,也面临着了很大的困难。英国有一个重商传统,重商传统最大的一个经验就是奠定了当初大英帝国的崛起,就是说他要把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综合统一起来,所以中国恰恰就是他最看重的一个海外市场。

  王朔:刚才孙老师也讲了,卡梅伦这次来是商业优先。他自己也说我率的是一个商业代表团,主要任务就是来谈做生意的。从分析他的行为动机来讲,我觉得可以分三层:

  第一层,刚才孙老师讲从经济上来讲,英国国内的经济压力,这个我不多说了。

  第二层,从政治上来讲。卡梅伦政府,中国一直跟英国保守党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好的,香港问题就是在撒切尔夫人那时候解决的。这样工党下台了,保守党上台以后我要跟中国表一个态,我觉得这是他有表态的意思在里面。

  第三层,还从全球合作的角度来讲。英国可以说也是受到危机打击比较大,实力下降,但是大国的面子还在,他也是想有所作为的。在G20上英国提出要跟中国共同推进多哈贸易谈判,包括在气候问题上、环保问题上,我们中英之间还是有很多可以谈的。我想中国的这个伫立是明显挡在那里的。

  水均益: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讲,年轻的首相还是看到了问题的实质和症结。

  我们来看看卡梅伦在北京这两天主要的行程,以及一些英美的主要媒体对他的评价。

  在9日,也就是今天一系列活动,这是主要的活动,其中不包括我们对他的专访。其实他今天还去了北京的一个寺庙,喝了点茶,还参观了一个英资投资的超市,也算是秉承他一贯的作风——亲民。

  然后到明天会参加一系列活动,包括国际金融新闻学院的活动,还有在北京大学对G20,马上在韩国召开的二十国峰会发表讲话。

  英国《每日电讯报》说,重要性超过任何旧有的贸易模式;美国《华尔街日报》说,他这次访华希望从近年来稳定的中英关系中攫取商机,也是跟我们刚才的分析比较相象;法新社用了一个,我们今天也是借鉴它这个标题,上任以来,卡梅伦就发誓要更密切地与中国打交道,把“敲响贸易之鼓”作为对外政策的核心。

    1. 卡梅伦会见王岐山 高度评价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成果
    2. 温家宝应约与英国新任首相卡梅伦通电话
    3. 胡锦涛在多伦多分别会见美俄总统与英国首相
    4. 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英国首相卡梅伦
    5. 温家宝与英国首相卡梅伦举行会谈
    6. 中国崛起的特色大国外交
    7. 裴宜理:中国崛起的意义
    8. 中国崛起不会对周边构成威胁
    9. 中国崛起与中国发展方式转变
    10. 中国崛起迫使美国与世界重新接触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