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胡锦涛总书记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
作者:张勇    发布时间:2010/07/12    来源:新华社
  字体:(     ) 关闭窗口

  7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12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一行。胡锦涛强调,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是一份为民谋利、互利双赢、影响深远的好协议,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符合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协议的签署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成果,标志着两岸经济合作进入新的阶段。我们希望协议尽快落实,使两岸业界和广大民众早日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继续推进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机制化、制度化,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会见中,胡锦涛高度评价吴伯雄为促进两党和两岸关系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

  胡锦涛指出,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办得很成功,值得祝贺。当前,世界经济正在逐步复苏,但复苏基础尚不牢固,进程也不平衡,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尚未消除。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各经济体都在对自身经济发展进行战略筹划,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本届论坛抓住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的时机,集中讨论加强新兴产业合作、提升两岸经济竞争力这一重要议题,达成许多共识,对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具有积极意义。

  胡锦涛强调,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是我们两党和两岸双方努力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的重要成果。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商谈过程中,双方都作出了努力,大陆方面履行了对台湾同胞作出的郑重承诺。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向两岸同胞展现了我们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决心。这也再次表明,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只要双方良性互动、平等协商,就能够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向前发展,也能够为逐步解决制约两岸关系发展的难题找到可行办法。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但要厚植共同利益,也要增强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两岸双方增进在共同政治基础上的互信,对下一步两党和两岸关系发展至为重要。真诚希望两党都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通过增进互信,求同化异,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7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吴伯雄表示,国共两党高层交往对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受马英九主席委托前来与胡锦涛总书记会面,表明了中国国民党对保持我们两党高层对话的重视。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非常成功,令人欣慰。两年多来,两党不断增强互信,推动两岸在“九二共识”基础上的制度化协商持续推进。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更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步向前的关键时刻,期盼协议早日生效,造福两岸人民。马英九主席希望两岸双方正视现实、累积互信、求同存异、续创双赢,以不断开启两岸关系发展新局面。中国国民党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路线很有信心,会坚持下去。

  会见中,吴伯雄转达了马英九主席对胡锦涛总书记的问候。胡锦涛也请吴伯雄转达对马英九的问候。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令计划,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国务委员戴秉国,中共中央台办主任王毅,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蒋孝严、黄敏惠等参加会见。

  会见结束后,胡锦涛在钓鱼台宴请了吴伯雄一行。

    1. 让文化惠泽民生
    2.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3. 胡锦涛习近平出席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4. 胡锦涛:努力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
    5. 深刻把握党和国家工作总要求——一论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
    6. 岛内反对“台独”、赞同“九二共识”的主流民意
    7. 台湾选战的“定海神针”
    8. 2011年对台工作会议举行 贾庆林出席并作重要讲话
    9. 海峡两岸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侧记
    10. 陈云林与江丙坤签署《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