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之际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这篇文告情真意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发展,奏响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时代乐章。今天,重温这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告,仍清晰感受到它那振聋发聩的召唤力和震撼力。
2008年12月31日,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告台湾同胞书》的重大意义,并提出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主张,再次受到海内外的高度关注。
30年风起云涌,30载沧海桑田。中华儿女长期奋斗同心戮力,台湾海峡两岸关系从隔绝、对立走向交流、对话,排除各种艰难险阻,沿着和平稳定的方向不断前行,谱写两岸关系发展的辉煌篇章。
吹响号角 对台方略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自台湾问题形成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不断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适时制定和发展对台方针政策。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对台方针政策由“解放台湾”发展为“和平统一”,而《告台湾同胞书》正是实现这一发展的重要标志。
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为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同月,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在此背景下,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布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国家统一的大政方针,提出“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并宣告自当日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呼吁通过商谈结束台湾海峡军事对峙状态。
忆及30年前在报纸上看到《告台湾同胞书》的感受,老台胞纪朝钦至今仍记忆犹新。“当时思想上非常震动。从解放台湾到和平统一,《告台湾同胞书》的意义非常重大。”
《告台湾同胞书》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决策和思想,包含了和平统一的主要政策。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提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邓小平同志于1982年1月说:九条方针“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根据邓小平、叶剑英等领导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经过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的实践,我们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这一方针政策既考虑到国家统一的民族利益,又照顾到台湾同胞的实际利益,宣告了两岸关系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随着两岸关系和台湾形势的发展变化,1995年1月,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了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这次讲话精辟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精髓,八项主张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和政府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发展。
进入新世纪之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往开来,在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对台工作新主张。
2005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2006年4月1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提出了“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成为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的重要主张。
2008年4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指出,两岸双方应当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切实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