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台湾及两岸合作交流
海峡两岸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侧记
发布时间: 2011-01-14    作者:文 杨山山 图 钱 陵    来源:《红岩春秋》 2011-01-14
  字体:(     ) 关闭窗口

“海峡两岸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会场

“海峡两岸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会场

  2010年8月14-16日,“海峡两岸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北碚召开。这次会议是以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为主题,由两岸学界共同发起的第一次高层学术研讨会,也是重庆实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与建设工程以来,海峡两岸学者第一次有关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的学术交流活动。
  两岸学者的共识: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刚刚起步,任重道远
  “从小的时候就听说重庆这个地方,除地理特征之外,有几个深刻的记忆来源。第一便是琼瑶的小说《几度夕阳红》,一群无忧无虑的大学生在沙坪坝谈恋爱,那是抗战的年代。所以我到重庆后先去沙坪坝住了两天,感觉一下《几度夕阳红》的日子,也感受一下我们的老师——他们曾经在中央大学(抗战期间曾在沙坪坝重庆大学松林坡一带办学)念过书,告诉我们的求学经历。”2010年8月14日,来自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张力先生在主题发言中这样介绍自己对重庆的印象。
  张先生说,重庆对于学习和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人来讲更是熟悉不过,很多史料,包括一些当事人的回忆和记录,如《王世杰日记》、《蒋介石日记》等,都提到太多重庆的地名。原来不知道的地域概念,来到重庆以后,一点一点地连接了起来。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是中国的战时首都、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舞台,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统帅部所在地,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她的历史地位已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
  为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召开,得到了海峡两岸学者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大会共收到论文61篇,其中台湾学者的有10篇。
  三天的会议中,15名台湾学者和来自北京、上海、河北、安徽、浙江、陕西、湖北、宁夏、四川、贵州、云南和重庆等部分高校和研究机构的60余名学者,围绕抗战大后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戏剧、美术、电影、音乐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论文题材的广泛性和研究的严谨性,单从题目就可窥见一斑:《第二次国共合作基本问题研究——基于理论历史学研究范式》、《从日方资料看重庆大轰炸》、《台湾人的四川印象》、《女性书写下的抗战大后方流亡岁月》、《从战时文物保护到战后文物索还》、《战时重庆电影与话剧:以中制厂与王珏为中心》、《胜利前夕蒋介石对美、对共的态度(1945年1-8月)——以日记为中心的观察》、《战争与电影——三个台湾人战时在大陆的际遇》、《抗战时期的农会与乡村社会动员》、《抗战时期陕西省的水利工程建设》、《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办驿运的运价问题》、《国族建构与边疆教育:基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人西南边疆教育言论的分析》、《抗日战争时期难民的生存危机与辗转迁移》、《抗战时期西南工业的历史考察》……在评论和提问环节中,两岸学者就论文本身及涉及到的相关问题纷纷发表各自看法,求同存异,辩难求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或者说反法西斯战争,造成了今天的历史。我们需要研究这场战争,要研究大后方的历史文化,还要非常关注这场战争给中国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给大后方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究竟带来了什么深刻变化?”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陈廷湘认为,这个问题是复杂的,研究也是十分困难的,现在才刚刚开始。
  “这是抗战史研究进一步深化的表现。我们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会有助于抗战史研究总体水平的提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项目中方首席专家杨天石先生说,“我常想,多年以前两岸学者互不相识,彼此之间有许多隔阂,共同的语言比较少。但是这么多年来,我们至少在几个方面有了比较多的共同语言。”
  “海峡两岸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正是要深化抗日战争史,特别是抗战大后方历史的研究,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增进历史认同,促进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1. “四点意见”为两岸关系指明方向
    2. 务实推动两岸关系继续前行——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回顾与前瞻
    3. 台办就增加大陆学生赴台就读学位试点省份等答问
    4. 台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合作等
    5. 两岸关系没有表面热闹 却已进入深水区
    6. 不断为两岸关系增加前进动力
    7. 王毅:巩固深化两岸关系 开创和平发展新局面
    8. 专家:未来四年有四个影响两岸关系走向重要因素
    9. 步入“深水区”前的思考
    10. 两岸关系如何再创新局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