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研究
创新历史书写的试验文本——读《共和国期刊60年(1949~2009)》
发布时间: 2011-09-22    作者:王春敏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1-08-22
  字体:(     ) 关闭窗口

“图文结合、图文互释”是该书的文本形式。在这一点上,这本书也进行了颇具引领意义的创新。一般的书籍,通常是按内容依次排列,很少考虑跨页的整体性。而这本书则以和合面(亦称跨页)贯通全书。“大多一年一刊一事占一个和合面;刊事较多的年份,依据事件或期刊的内在联系适度合并,安排二至三个和合面;……选择和合面为本书文本形态的基本结构手段,旨在以相对完整的视觉空间便利读者翻阅,以相对完整的意义单位激发读者对期刊历史文化的思考”[1](p.凡例)。在每一个和合面上一般有如下元素:标题、图片、图注、文摘、年评、文件、视点、记事、实录等。多元立体的表现形式,是编者试图实现“著述性图文书的去碎片化、去平面化”的实践。

实际上,这种文本形式的创新是基于对图书杂志化的思考所进行的试验。正如李频先生在“后记”中所言:“《共和国期刊60年(1949~2009)》是我所理解、创意并通过设计者而实现的杂志书。”[1]在这本书中,每一个和合面的组成元素和设计形式,其风格类似于杂志的设计,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像翻阅一本轻松的杂志,而不是一本大部头的史著。由此可见编者意欲带给读者轻松阅读体验的良苦用心。对于出版界而言,独具创意、探索意味的杂志书,应是值得继续推进的先验性的有益尝试。《共和国期刊60年》在著史方式以及设计形式上的创新,为史学界和出版界带来了新鲜的空气,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探索性著作。

1]李频主编《共和国期刊60年(1949~2009)》,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400页。

 

    1. 历史、记忆与见证的类型
    2. 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成因、表现及其危害
    3. 宋月红:理论联系实际不应忽视历史
    4. 正视历史 维护和平——写在抗战胜利68周年之际
    5.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6. 历史的客观性何以可能—兼为唯物史观辩护
    7. 《历史的碎片:侧击辛亥》
    8. 认真学习,正确对待历史
    9. 历史、统计和理论
    10. 李克强:牢记历史教训才能开辟未来永葆和平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