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科建设 >> 国史研究方法
宋月红:理论联系实际不应忽视历史
发布时间: 2013-10-29    作者:宋月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3-10-01
  字体:(     ) 关闭窗口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一切思想认识要从实际出发,从社会发展阶段和本国国情出发。李大钊在《国情》中指出:“言国情者,必与历史并举,抑知国情与历史之本质无殊。”国情既有现实的国情又有历史的国情,现实的国情从历史的国情演进而来。理论联系实际,不仅需要联系现实的实际,而且需要联系历史的实际。理论缺乏历史依据和基础,不可能立足;理论失去历史内涵,难以持久。理论只有贯穿历史、现实,并预示未来,才能充满生机活力,富有规律性和前瞻性。 

  然而,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往往被简单地、片面地理解为只是联系现实的实际,乃至眼前的、局部的或表面的情况与问题,而忽视、轻视联系历史的实际。现实的实际是理论联系的主要对象,然而轻视或撇开历史的实际,甚至否定、抹杀历史,则是对理论联系实际的误读、曲解,甚或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 

  联系历史的实际,是科学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内核。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是我国改革开放伊始就面临的具有战略性的重大思想理论建设问题。它关系到改革开放的前途命运,关系到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诸如改革开放在什么样的历史基础上开启、举什么样的旗帜、向何处去和走什么样的道路等。这既是大是大非的历史问题,又是新中国的历史如何向前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今年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然而,关于这位历史伟人的种种不实之词,近一个时期以来大有“沉渣泛起”和“花样翻新”之势,大到毛泽东的革命和国务活动,小至毛泽东的稿费、起居、饮食和衣着等方面,质疑、歪曲的言论,充斥于一些网络媒体,流传于一些群体中,否定毛泽东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感,“妖魔化”人民领袖形象,误导社会舆论和群众认知。应对和扭转这样的情势,迫切需要理论更深入地联系历史特别是党史国史的实际。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正是在回顾党在新中国成立以前28年历史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32年历史的基础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地揭示了毛泽东思想的完整体系,正确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奠定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基础和思想基础。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以开创和发展。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1. 历史、记忆与见证的类型
    2. 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成因、表现及其危害
    3.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4. 历史的客观性何以可能—兼为唯物史观辩护
    5. 创新历史书写的试验文本——读《共和国期刊60年(1949~2009)》
    6. 《历史的碎片:侧击辛亥》
    7. 认真学习,正确对待历史
    8. 历史、统计和理论
    9.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历史与历史研究再探讨
    10. 对《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版)若干问题的反思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