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提炼弘扬浙江精神:继承传统文化,激活文化基因,发挥文化力作用,促进经济与文化紧密融合,不断增强综合竞争的软实力
经济发展的深层原因是文化。浙江自古就是“文化之邦”,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传统。浙江文化既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时代特点。其中,“义利并重”的价值观念和“工商皆本”的文化传统,孕育了浙江人精明的商业头脑和务实的群体性格;先天不足的资源条件和人口密集的生存压力,造就了浙江人的自强意识和拼搏精神;对外交流的悠久历史和多元文化的熏陶,塑造了浙江人的创新意识和开放心态;“百工之乡”的技能传承和尊师重教的文化积淀,哺育了浙江人的专业技能和聪明才智。可以说,浙江的文化与市场经济是天然相通的,孕育了浙江人的商品经济细胞十分丰富和活跃,这种“文化基因”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通过不断挖掘、提炼、丰富和发展,成为浙江人率先进行市场取向改革的精神支撑,成为推动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依靠“四千精神”,想尽千方百计,走过千山万水,说遍千言万语,经历千辛万苦,劳动致富,白手起家。几乎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都有“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经历,每一个成功的创业者,都有一部艰辛的创业史。浙江人什么苦都能吃,什么脏活、累活都肯干,什么困难都不怕,什么挑战都敢迎接,什么挫折都敢直面。浙江人可能会倒下,但一定会站起来。这种自立自强、敢闯敢冒、百折不挠、顽强拼搏、不图虚名的意志和品质,是浙江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浙江省委省政府及时总结提炼了“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与时俱进地倡导“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和“创业创新”的精神,激励广大干部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省各地也都十分重视当地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如杭州总结提炼了“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精神,宁波总结提炼了“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精神,温州总结提炼了“吃苦、创新、冒险、合作、诚信、敬业”精神,绍兴总结提炼了“胆剑”精神即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敢作敢为、创新创业等。这些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成为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经济与文化的紧密融合催生了浙江的文化产业。浙江按照“转出一批、改出一批、放出一批、扶出一批”的思路,积极培育和重塑文化发展主体。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培育一批民营文化企业,目前全省有民营文化企业4万余家,涉及影视、印刷、演艺娱乐、艺术品经营、旅游、广告、会展等10个行业,投资总规模达到230亿元以上,从业人员50余万人,如横店集团以影视拍摄基地为龙头,开发影视产业实验区,形成了集演艺、服装道具、影视艺术教育和旅游等一体的文化产业区块,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文化产业发展基地。200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5017亿元,占生产总值的32%,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总之,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构成了浙江综合竞争力的软实力,这种“软实力”是浙江在区域发展中保持领先优势的重要原因。
三、浙江发展模式面临的挑战与前瞻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浙江经济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后五年,是浙江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是人均生产总值由5000美元向1万美元迈进的阶段,是全面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关键阶段,是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兼具“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的双重特性,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来审视,浙江仍然充满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仍然没有到“停下脚”、“喘口气”、“喝咖啡”的时候,经济发展仍然面临较多的压力、困难和艰险。
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研究与开发能力较弱,高素质人才较少,自主知识产权不多,科技投入不足,专利和品牌的含金量不高,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和平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是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在减弱,在全国已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下,浙江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特色和优势相对弱化,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市场的培育相对滞后,转变政府职能和改善服务水平亟待加强。
三是产业层次比较低,制造业总体上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企业整体素质不高,产品附加值比较低,在中高端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是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土地、能源、淡水等资源消耗过多,主要污染物排放过大,粗放型增长模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节能减排压力大。
五是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扩大,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发展差距有所扩大,高低收入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有所扩大,统筹兼顾各方利益难度比较大。
产生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有的是体制改革不到位、机制不健全造成的,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有的与浙江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相关,需要通过把握好阶段性变化,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来解决;有的是因为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工作本领不够高,政策措施不够有力,需要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来解决。
总结过去是为了谋划未来。今后浙江经济的发展,要努力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按照省委提出的深入研究5个方面20个问题的要求,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这个战略任务,推动浙江由制造大省向创造强省跨越,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