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辨析 >> 把握历史主流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 2016-05-04    作者:谢伟    来源:中州学刊 2015-04-23
  字体:(     ) 关闭窗口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基于当时美苏两大阵营对垒的国际环境、中国经济基础相当薄弱的现实困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榜样作用等多重因素,中国共产党选择了苏联模式的工业化道路。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不仅使新中国迅速走出了屡受战争破坏的阴霾,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而且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然而,这种工业化道路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轻工业发展滞后、农业投入不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环境污染严重等。 

  全文见附件

  1.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及其影响_谢伟.pdf
  1. 1949-1952年上海对外贸易状况的变化
  2.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贷绩效分析(1950~1957)
  3.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路径建构与现实启示
  4.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贯彻“四面八方”经济政策的实践与启示
  5.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历史考察与启示
  6.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研究评述
  7.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经验
  8.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种痘运动
  9. 新中国成立初期归国留学生群体政治认同的生成机理与影响
  10. 新中国成立初期 《人民日报》 宣传毛泽东思想的当代启示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