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来,在新西藏的建设和发展历程中,西藏人民始终同各族人民一道,挫败分裂分子一次次图谋,创造了西藏发展稳定的大好局面
“在我们这个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互相依存、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道路,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这是西藏历史的见证人、和平解放西藏“十七条协议”签订时原西藏地方政府首席谈判代表阿沛·阿旺晋美曾说过的一句话。正是“十七条协议”的签订,宣告了西藏和平解放,旧西藏获得了新生。
60年来,西藏各族人民珍视幸福生活,维护祖国统一,演绎着一个个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
从蜿蜒的土路上远眺玉麦河谷,山间云雾缭绕,十来栋藏式小屋静静地立在玉麦河边。这里是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中印边境线上的玉麦乡,是中国人口最少的行政乡。
从1983年到1997年,已故乡长桑杰曲巴和两个女儿、现任乡长卓嘎和妹妹央宗--是这里仅有的一户人家,他们在这里默默地守望着祖国的雪域边陲。如今,这里的人口从1户3人增加到了8户32人,他们继续守护着玉麦乡1987平方公里的国土,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见证着他们朴实的爱国情怀。
卓嘎至今清楚地记得,父亲临终前对她说的一席话:“如果我们走了,这块地方就没有人了,中国的地盘就会小了。”1983年,当地政府为改善桑杰曲巴一家人的生活条件,让他们搬到山外条件较好的曲松村。但是桑杰曲巴在曲松只住了3个月,就带着家人回到割舍不下的玉麦。
随着人口的增多,从1999年起,玉麦乡开始在一些重要的日子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乡长卓嘎说:“看到国旗就想起祖国。”因为玉麦的特殊地理位置,每一个乡民都有着强烈的边防意识,把守卫国土当成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留在这里就是在守卫我们的国土。”副乡长兼医生扎西罗布表达了所有玉麦乡民的心声。
稳定才有发展,发展促进稳定。危险关头,各民族兄弟姐妹团结一心,守望相助。
2008年3月14日,极少数企图分裂国家、破坏西藏安定团结局面的分裂分子,在拉萨打砸抢烧,制造令世人震惊的“3·14”事件。一位勇敢的藏族人,不顾个人安危,拯救了百余名汉族、回族同胞,诠释了西藏人民与各族人民的血脉之情。
“你们不要害怕,我的家就是你们的家。”这是洛桑山丹当时对被救人员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他是我们的救命恩人!”这是当时众多被救群众事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3月14日当天,在暴徒施暴最为疯狂的严峻时刻,洛桑山丹不顾个人和家人的安危,打开大门,救助了106名群众,其中包括20名妇女、6名婴儿、2名小学生。
在那个难忘的夜晚,洛桑山丹一夜没有合眼。他和弟弟轮流在家门口守护被救人员。他还拿出自己孩子喝的奶粉给6名被救婴儿喝,还为受伤的汉族群众包扎伤口。
正是有了像洛桑山丹这样在面对生与死的考验,始终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西藏广大人民,才保证了西藏的稳定和发展。
正如西藏自治区乃东县泽当镇居民边巴次仁所说:“民主改革使我们成了自由、文明的公民,过上了好日子;跟着共产党走,西藏才有美好明天。谁想破坏我们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破坏民族团结,谁就是与人民为敌,是注定要失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