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珍闻
两岸全面"三通":两岸关系开始新纪元
发布时间: 2010-12-15    作者:李 凯等    来源:国史网 2010-12-15
  字体:(     ) 关闭窗口

 马英九:直航象征两岸和解 "戒急用忍"成历史

台湾长荣海运12月15日上午10时在高雄港第五货柜中心79号码头举行两岸海上直航首航仪式。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出席首航仪式。

马英九发表讲话说,两岸直航象征两岸和解,可增加台湾优势,“戒急用忍”走入历史。他认为,海运直航有助于高雄港提升世界竞争力。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11月4日在台北二次陈江会,海协会会长陈云林、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签署包括《海峡两岸海运协议》。该协议自双方签署之日起40日内(即今日)生效。

协议规定,台湾方面开放11个港口,大陆方面开放63个港口。

大三通架构两岸关系新局

两岸民众期盼已久的三通协议,终于在昨天签署。这是一份历史性的文稿,陈云林和江丙坤分别代表海协会和海基会,签署海运、空运、邮政、食品安全等四项协议,其中海峡两岸空运协议于双方签署之日起40日内生效。

从内容上说,两岸的海运与空中直航、直邮解决了多年来两岸交流中的高成本问题。在这份协议签署之前,大陆与台湾两岸客运需要绕行香港,货运中有不少需绕行日本石垣岛。台湾地区货船仅绕行一项,一年就要白白送出6860万新台币;大陆货运为此付出的成本还要高。而两岸的食品安全协议,则回应了台湾岛内对于两岸食品交流中的安全问题的担忧。这些内容一方面是降低了两岸直接交流的成本,另一方面增加了两岸共同利益的关联度。自三通之后,两岸互动即将开启历史性的新局面。

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中,两岸关系呈现出一种“行先于言”的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岛内执政者属于哪个党派,与两岸民生和经济发展相关的活动,并不随着政治气氛的变化而发生根本的变化。甚至在台海局势最为紧张的1996、1997年,以及台独势力做大的前几年,还有大量的台商前来大陆投资。两岸经济和文化的互动,已经成为了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在这种时代语境中,“大三通”非通不可,早已经是两岸有识之士共同的历史命题。台独势力所希冀的政治语境,也是基于一个封闭的不了解大陆的台湾,因此他们反对三通。而恰恰相反的是,两岸多数民众的相互认识已经随着经济的发展,民生关联度的提高而超越了这种历史的反动。三通协议的签署,只是顺应民意,完成了这个历史阶段的制度性一步。

应该看到,民间日益频繁的交流和互动,开启了两岸稳定发展的历史机遇。在三通之前,两岸民众就用希望抵消了交流的高成本。自三通之后,随着交流门槛的降低,会有越来越多的两岸民众互相走动。可以预见到,新鲜的台湾水果会越来越便宜,大陆的台资企业也会越来越成熟,金融危机中的两岸资本市场也会相互展示救助的可能。更重要的是,人员、资本、商品的自由流动是一切缓和的前提和必备条件,两岸关系稳定发展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在三通之后,两岸关系未来的新格局也将逐渐清晰起来。两岸政党民众将会逐渐摆脱传统的隔空喊话或者定位争论,进入到实质性议题的互动阶段。因为随着两岸逐步解决流动问题,两岸相互促进、实现双赢会越来越受期待。就以陈云林此次访台为例,他赴台前就“问题奶粉事件”向台湾民众坦率致歉,而且正面回应所谓的“呛声”,本身就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姿态。

2008年11月4日,130公里的海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短。如果说历史曾经是扩大这个距离的目击者,那么三通协议就是缩短这个距离的加速器。在两岸关系重归理性的日子里,两岸所签署的三通协议,自然也就成为一份背负巨大历史期待的文本。

台湾问题专家:三通基本实现具有里程碑意义

 根据海协会与海基会台北会谈达成的协议,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将于15日启动。大陆多位台湾问题专家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均表示,两岸直接“三通”的基本实现,是两岸关系发展取得的重大进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许世铨指出,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了两岸“三通”。经过30年的努力,直接“三通”终于将基本实现,这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

许世铨说,直接“三通”的基本实现将为两岸人员往来和经贸交流合作节约相当可观的金钱和时间成本。海空直航启动后,两岸之间形成了“一日生活圈”,这将大大便利于两岸同胞的往来和两岸经济、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

他举例说,台湾一些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制造中心目前80%都已转移到大陆。台湾有所谓“九五五”或“九七三”的说法,即95%或97%的订单要在5天或3天内交货,没有直航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由此可见,“三通”对台湾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

许世铨还认为,因为有了直航,台湾企业就可以把研发中心等留在岛内,台湾也可以留住不少境外跨国公司设在岛内的总部。对大陆来讲,直航将进一步密切两岸经贸关系,这对推动大陆经济发展、解决就业等都非常重要。所以,实现直接“三通”是两岸双方的需要,是互利双赢的。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刘国深教授指出,两岸直接“三通”基本实现是一个实质性突破,其意义与两岸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与两岸经济发展密切相连,也将有利于进一步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认知。

他还认为,两岸直接“三通”有助于减少生产要素成本支出,有利于提升两岸企业的竞争力。“尤其是在当前全球遭遇金融风暴、面临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直接‘三通’的基本实现有助于两岸经济平稳发展。在此基础上,两岸会产生更多的相互需求,在具体合作方面会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孙升亮指出,实现两岸“三通”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大势所趋,是两岸同胞的人心所向。从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的30年里,大陆方面一直积极、务实地推动两岸“三通”。两岸直接“三通”终于基本实现,将使未来两岸经济关系格局产生重大变化,改变过去单向、间接和不平衡的不合理状况,推动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朝正常化、全方位发展,使两岸各自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李凯)

    1. “四点意见”为两岸关系指明方向
    2. 务实推动两岸关系继续前行——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回顾与前瞻
    3. 台办就增加大陆学生赴台就读学位试点省份等答问
    4. 台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合作等
    5. 两岸关系没有表面热闹 却已进入深水区
    6. 不断为两岸关系增加前进动力
    7. 王毅:巩固深化两岸关系 开创和平发展新局面
    8. 专家:未来四年有四个影响两岸关系走向重要因素
    9. 步入“深水区”前的思考
    10. 两岸关系如何再创新局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