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做出了规划与设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来,中共中央首次明确了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这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重要地位及其规律认识的深化,为进一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
建成文化强国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题中之义。中共中央把建成文化强国列入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是由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所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际,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需要不断增强历史自觉,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以实现伟大梦想,这些都离不开文化所激发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我国“十四五”时期和更长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来看,文化建设与文化繁荣发展非常重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因此,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历史和现实、着眼全局和长远做出的战略决策,把文化建设放在了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进一步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二
提出建成文化强国时间表是对新中国文化建设的大力推进。新中国成立之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即将“领导全国人民克服一切困难,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扫除旧中国所留下来的贫困和愚昧,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列为人民政府的职责之一。党的八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确立“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时,“科学文化现代化”与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一起成为社会主义强国的奋斗目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和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这就确立了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
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提出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三步走”目标,第三步即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第三步细化为“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概括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但没有提出明确时间表。党的十八大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写入党章。
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就显著,为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文化自信得到彰显,理论创新全面推进,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时代楷模、英雄模范不断涌现,文化艺术日益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互联网+文化”新业态保持快速增长,文化影响力和质量在不断提升,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了强大的正能量。
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推出了许多质量上乘、脍炙人口的好作品。补齐文化发展短板弱项,迫切要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城乡区域文化共繁荣,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实践要求和重要目标。在新时代,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文化惠民工程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倾斜,向特殊群体倾斜。在脱贫攻坚战中,实施文化扶贫,发挥文化扶志、扶智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水平明显提高。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博物馆5132个,公共图书馆3189个;近50万个行政村(社区)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649个县(市、区)建成文化馆总分馆制,1711个县(市、区)建成图书馆总分馆制。文化产品市场规模持续保持较快增长。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6624亿元,按可比口径比2018年增长7%。文化产品质量有很大提升。如2019年,全国电影票房642.66亿元,其中国产片份额达64.07%。全国票房前10名的影片中有8部为国产影片,票房过10亿元的15部影片中有10部为国产影片。文化部门注重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和治理效能,为人民提供便捷服务。我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体制机制、平台阵地、管理流程、人才技术等融合程度日益加深,并向基层下沉,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已经建成2200多个。这既建设了基层的主流舆论阵地,也成为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信息枢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统筹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并探寻在遗产保护制度建设、遗产传承发展与创新利用、文化空间与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等方面的多样化路径,推动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实践创新。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截至2020年6月,我国有世界遗产5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42项,均居世界第一。文化遗产承载着几千年的记忆,是中华文脉的重要载体。例如,“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更是被提升到为中华民族培根铸魂的高度来认识。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施,从设立专项传承经费到建立传习所,从政策倾斜到出台地方性法律法规,还有“非遗”进校园的常态化,“非遗”保护与传承已成为各级政府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以“非遗+”的形式发展当地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截至2020年初,全国393个国家级贫困县和150个省级贫困县已开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工作,共设立“非遗”工坊2310个,带动46.38万人参与就业,让2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上述举措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独特经验与重要借鉴。
四
为在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十四五”时期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都是通过思考和回答时代课题来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中国共产党不断回应时代的呼唤,及时总结党和人民在实践中的新经验、新认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有力地回答了现实生活提出的、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奋斗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正在强起来的中国与“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回答了“时代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课题,是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并从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互动中探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社会文明水平。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之一。一个国家,人民的思想觉悟、文明素养、道德水准极大影响着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要深入研究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内涵和特质,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国文化基因的理念体系”,增强文化认同;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志愿服务、诚信社会、网络文明建设,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倡爱国奉献、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努力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要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志愿服务建设、诚信社会建设、网络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坚定“四个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必须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供给,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必须保障全体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补短板,推动基层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健全支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实现更充分的社会参与、群众参与,共建共享,让人民群众最大限度享受跟美好生活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在我国,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已成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坚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为人民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文化产品。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是以创意为动力,以内容为核心,以技术为手段,是高技术化和高文化化的统一体。文化科技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出现重大结构调整和优化,从3G到5G,从大设备到云技术,从自动化到人工智能,新技术的不断迭代、新场景的应用部署、新基建的全面铺开,使得供给和需求关系的有效匹配、精确对接成为可能。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增强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要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特点规律和资源要素条件,促进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结构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文化消费需求,赢得更多受众,经过国内市场充分检验进而获得国际市场青睐,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以人民为中心,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建成文化强国而不懈奋斗。这需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中华文化既蕴含着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丰富思想,又具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深厚传统。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既是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其生命力和影响力的过程,又是吸纳外来文化文明精华、推动中华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必须秉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理念,以更自信的心态、更宽广的胸怀,深入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合作,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对彼此文化文明的理解、欣赏和借鉴,让各国人民更好了解中国,让中国人民更好了解世界。
遵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的时间表,落实到位,扎实推进,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可期。
[作者简介]欧阳雪梅,研究员,当代中国研究所,100009。
本文发表在《当代中国史研究》2021年第1期,注释从略,引用请参考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