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新论速递
姜辉:中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人类历史上现代化新路
发布时间: 2021-02-07    作者:姜辉    来源:国史网 2021-01-25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人类历史上现代化新路

——深入学习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重塑辉煌的主基调,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的主旋律,是70多年来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一以贯之的主题。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是规划今后五年以及更长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总动员和总部署。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开启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把中国现代化建设推向历史新高度;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统领、具有新内涵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治国理政的新方略和总抓手;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确立,更为清晰具体地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进入新发展阶段,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主题的“十四五”规划的制定实施,将确保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建议》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成果,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在长期探索中成功走出了一条人类历史上现代化新路,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更加明确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和现实路径

  在追求实现现代化的征途上,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孜孜求索、接续奋斗。新中国成立之时,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党那里接手的是一副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烂摊子。面对“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的诘问,毛泽东清醒而又自信地做出了回答:“打天下也并不容易,治天下也不是难得没有办法”。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下定决心彻底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致力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要将新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在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在1975年召开的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重申了“四个现代化”这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指出,我们定的目标是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小康”是“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并提出“三步走”发展构想,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中国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提出新的“三步走”发展目标,并首次用“两个一百年”目标来表述发展战略。此后,2002年党的十六大、2007年党的十七大、2012年党的十八大都重申了这个战略目标并逐步丰富其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上提出,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30年提出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自此,“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了更加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并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

  方向和目标确定之后,战略规划尤为重要。五年规划(计划)既是规划部署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的基本方式,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路径;既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结合中国实际,借鉴苏联建设经验,我们制定实施并圆满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这是新中国发展的第一张蓝图,既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新政权的期待和对国家发展的热切愿望,也作为改革开放前完成得最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方案而铭刻在人们记忆中。此后虽然经历过“左”的指导思想影响,甚至经过“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重大错误,经济社会发展遭受过严重挫折,五年计划也出现了空档期(1961—1966年),但规划作为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式和现实路径延续下来并发挥作用。

  改革开放后,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五年计划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呈现方式逐步发生深刻变化。1980—1985年的“六五”计划,第一次将“国民经济计划”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旨在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全面发展。2006—2010年的“十一五”规划,第一次将“计划”改为“规划”。此后又经过“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加快,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处在举世瞩目的历史交汇点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意义,它一端接续着即将挥就的百年史诗,一端开启了第二个百年的恢宏篇章。“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振奋人心: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即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得到深化拓展,更加清晰明确: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总之,五年目标与远景目标相互结合,有机衔接,是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顶层设计,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高瞻远瞩和成熟自信,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的历史地位和巨大作用。

  二、充分彰显中国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显著优势

  有着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光荣传统和伟大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强调实现现代化的“中国式”特点和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就指出要“搞出中国式的更好更新的东西”,明确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他指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党的十九大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阐明了中国现代化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基本内涵,充分彰显了中国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和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遵循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是充分体现本国历史传统、基本国情、制度属性和实际发展的现代化。

  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19年全球共有35个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发达经济体,总人口不到10亿。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通过持续奋斗建成惠及14亿多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再将占世界1/5的人口带进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行列,这将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是对人类发展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

  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中国的现代化始终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建议》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促进社会公平,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等目标,归根结底就是实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三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又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具有新内涵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质性进步的目标,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并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出具体部署。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守住自然生态边界。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建设富而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五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什么是当今世界的潮流?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建议》强调,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形势,我们党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统揽“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既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中国的现代化充分彰显其本质特征和显著优势,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当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建成现代化的强国时,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中国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将更加充分地展示其历史意义。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在世界东方。到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将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拓展人类走向现代化途径和提供中国方案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符合中国历史传统、现实国情和时代发展趋势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既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又博采其他发展模式之长,成功走出了一条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代化新路。

  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不论其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发展水平如何,都不可避免地、或早或晚地走上现代化道路。但现代化道路往哪个方向走、如何走,却有很大差异。在历史上,可以说西方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上先行一步,其成功经验和积极成果是对人类发展的重要贡献。但据此认为西方道路是实现现代化的唯一“普世之路”,其他国家别无选择、必须模仿跟随、亦步亦趋,则是完全错误的。西方现代化道路有着固有的矛盾弊端、制度局限和历史局限,在21世纪凸显出西方现代化危机。西方国家的种种乱象,如贫富差距悬殊、难民危机、民粹主义泛滥、恐怖主义猖獗、逆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等,都显示西方现代化之路走入了死胡同。人类迫切需要一条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世界人民的新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开辟,开拓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全新现代化道路。中国的成功实践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谁都不应该把自己的发展道路定为一尊,更不应该把自己的发展道路强加于人”。中国打破了所谓“现代化只有西方一种模式”的神话,打破了所谓“核心国家”与“边缘国家”之间统治与依附的不平等体系,打破了发展中国家追求发展与让渡独立性之间的悖论,“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兵戎相见不时发生,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全球增长动能不足、经济治理滞后、发展失衡,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威胁世界。“世界向何处去”的问题再次凸显在人类面前。

  在世界大变革大调整大动荡的背景下,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为解决世界经济、国际安全、全球治理等重大难题提供了新的方向、新的方案、新的选择。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中国日益发挥着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的重要作用。推动构建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遵循新发展理念,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科学发展、和平发展、包容发展、共赢发展”的新理念;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让沿线各国各地区人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推动各国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新时代中国以巨大的成功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于世界,不断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简介]姜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100009。

  本文发表在《当代中国史研究》2021年第1期,注释从略,引用请参考原文。

    1. 中国与苏丹卫生合作的发展历程及主要成就
    2. 中国工业发展政策的演进和启示
    3.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内在规定性及其启示
    4. 中国与联合国50年:实践、经验及未来展望
    5. 海外视域下的中国贫困治理研究
    6. 从“客场”到“主场”:中国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践的变化
    7. 1950—1975年中越两国政府在培训越南干部方面上的配合
    8. 21世纪以来中国对非洲的“救灾援助”
    9.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引进西方化肥生产成套技术设备的工作
    10. 飞机与导弹在中国国防科技领域战略地位的变迁(1951~1964)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