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论点荟萃
党领导我国民生建设的历史考察及经验启示
发布时间: 2011-02-11    作者:张远新 庞超    来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1-02-11
  字体:(     ) 关闭窗口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新中国民生 建设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个是成败交织、经验教训并存的阶段;后一个是改革创新、成就非凡的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和“一五”时期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民生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正确处理了社会分配问题,并且对包括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在内的社会建设作了最初的探索。“大跃进”、经济调整和“文化大革命”时期民生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最终遭受重大挫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共十四大民生建设恢复发展,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和2亿多人的贫困问题作为当时最大的民生问题。中共十四大到中共十六大民生建设进一步深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把关注民生作为党长期执政的基石,把生态与环境保护、社会包容、促进人权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这一阶段民生建设的主要内容。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更加注重民生建设,并把它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机地统一起来,及时地提出了“和谐社会构建”的民生发展蓝图,把中国人民带上了一条创新性的和谐型民生发展之路。对于我国的民生建设,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民生建设;坚持和加强中共领导,用发展的手段解决民生问题,实现民生建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并主动汲取国外民生建设的经验和做法。
    1. 浅析新中国民生建设的两种方法与路径分歧
    2.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建设
    3.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4. 民生福祉:走向自觉的“执政之要”
    5. 十八大前后民生建设理论之比较研究
    6. 民主与民生:人民民主的中国逻辑
    7. 论改善民生中的公民参与
    8. 韩振峰:孙中山的民生观及其启示
    9. 毛泽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些思路和构想
    10. 学科建设与专题研究互推共进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