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与第三世界外交
1955年万隆会议与中国同亚非国家的经贸关系
发布时间: 2011-04-18    作者:刘磊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2011-04-18
  字体:(     ) 关闭窗口

  三. 万隆会议与中国对亚非国家的经贸政策与交往

  1955年4月17日,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飞抵万隆。4月18日,亚非会议正式开始,18日和19日是大会全体会议一般性发言,除了众所周知的“和平共处”与“求同存异”的政治外交原则之外,中国代表团强调的第二个主题是经济。周恩来的原书面发言稿指出:我们不仅要求政治上的独立,同时还要求经济上的独立,但是亚非国家经济独立并不是排斥同亚非国家以外国家的经济合作。发言稿还特别介绍了中国正在进行中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所取得成就,以及还落后的现实,从而提出“正像其他亚洲国家一样,我们迫切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我国独立自主的经济”。该发言稿还对消除亚非国家间贸易关系中人为的、外来的障碍,增进亚非各国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提出期望。

  除全体大会外,万隆会议又分设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委员会,大会之后,周恩来参加政治委员会的同时,叶季壮和陈毅分别参加经济和文化委员会会议。中国代表在经济议题上也提出了诸多的意见。有关经济合作问题,中国代表主张大家应在建立和平和独立自主的经济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亚非)区内合作是有前途的;经济建设以自力更生为主,结和国际援助,但反对附有政治或经济上不利于受援国条件的援助;中国愿意在能力所及的基础上供应某些工业设备、专家,这“引起很多代表的注意”。在对外贸易上,中国提出为了反对垄断和操纵应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订立长期买卖协定或合同以稳定价格和销路的办法,促进贸易的具体办法如举办区内贸易博览会,鼓励互派贸易代表团等,这些得到大家赞同并写入会议公报,后来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贸易基本按照以上模式进行。印度、缅甸、印尼等国还提出了取消对中国的“封锁”、“禁运”等问题。关于建立经济机构问题,中国主张建立一个约束力不大的协商机构,要保证不被美英帝国主义所控制。[26]总体上讲,中国在经济会议上调子不如宣传和平那样高,因为“如果我们在会议上调子抬得太高反而会使我们孤立,增加他们的疑虑”。[27] 周恩来认为“有关经济问题的决议虽然没有完全符合我们的理想,但是肯定了大家的共同点。这些共同点对于促进亚非地区经济独立打下了思想认识基础,对于我们要求增加合作、扩大和平地区是有帮助的。这就是我们的收获。”[28]所谓的共同点主要有以下方面:大家都有在互利和互相尊重主权的基础上实行经济合作的愿望;同意在实际可行的最大程度上互相提供技术援助;同意促使联合国及其他国际机构供给资金;鼓励互派贸易代表团,举办区内贸易展览会等;要求稳定价格与供求关系;各国指派联络员,保持联系和磋商。[29]以上几点基本符合中国的主张或要求,为中国开展对外经贸交流和对外援助提供了条件。

  中国代表团的外交工作不仅开展在会议之上,会外活动也很活跃,有助于开拓外交,建立联系。4月17日和18日两天,周恩来在会外接触了除南越、沙特、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三国之外的其余各国代表团团长。从4月20日开始,各代表团相互宴请其他代表团,周恩来不断地参加一系列的午宴、晚宴和会外会谈。“我们主动的请客,人家也请我们,每天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30]由于出席这次会议的大多数是总理(首相)和外交部长这样的领导人,利用这些机会,中国代表团结识很多以前互不相识或者没有外交关系的国家的领导人,为以后中国与这些国家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在会外交往中,中国代表团不仅谈政治外交,也谈经贸合作。如周恩来会见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时,就想其提出了两国发展外交与贸易关系的意愿,但同时指出“不强迫”西哈努克做出决定,而由他自主决定。这给西哈努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推动了会议之后柬埔寨与中国经贸和外交关系的发展。[31]周恩来还在会见日本代表团团长、日本内阁经济企划厅长官高碕达之助谈到了积极发展双方关系的问题,高碕后来在池田内阁暗中支持下,率领日本企业家访问中国,达成了廖承志、高碕达之助备忘录贸易协议,规划了为期五年的长期、综合易货和延期付款进口成套设备等内容,日本通产省和输入银行都参加了这件事,“形成了半官方的贸易交往,这是中日关系上的一个重要突破。”[32]

  除了周恩来本人之外,中国代表团其他成员也积极参加各项会外活动,4日22日,外贸部长叶季壮偕顾问陈家康参加印度代表团经济小组的宴会;4月23日中午,叶季壮、陈家康参加缅甸代表团经济代表举行的宴会;晚上叶季壮又参加印尼商会举行的招待会。4月24日,叶季壮宴邀阿富汗、缅甸、叙利亚、锡兰、埃及、印度、印尼、尼泊尔、巴基斯坦、北越经济代表。中国代表团通过以上会外活动,同埃及、叙利亚挂上了钩。埃及同意五六月间派贸易代表团来我国,并欢迎我们派代表团去埃及,同意订立政府间的贸易协定和支付协定,并考虑将来互设贸易机构。叙利亚邀请我们在八月参加大马士革展览会时加派贸易代表去。印尼同意在六七月派贸易代表团商谈新的贸易协定,并同印尼经济部及经济总会充分交谈了发展两国贸易的可能性;锡兰表示愿意继续执行五年大米和橡胶贸易协定,准备九月派代表团来商谈一九五六年的米胶合同;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欢迎我们派贸易代表团去访问,巴基斯坦并表示对中国的纺织工业设备及建筑器材有兴趣;缅甸表示愿意多买中国货物,肯定购买纺织机器,同时希望我们能开始一九五五年大米换货的谈判。[33]中国与亚非各国在会议上建立的这些联系、达成的口头协议都在会议之后得到了实践与发展。

    1. 和平共处视角下习近平与列宁的外交思想比较研究
    2. 转型时期的外交:1975年的中泰关系
    3. 毛泽东的国家利益观与毛泽东的外交思想
    4. 王瑞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的突破性进展
    5.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靠发展解决民生问题
    6. 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主要特点和方法论
    7. 1960年江西省地方经济建设公债述略
    8. 毛泽东在经济建设中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9. 胡敏:两个“加快”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0. 李义平: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是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