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戏剧大师曹禺先生百年诞辰。没有曹禺,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有缺罅,中国现代文学就不完整,中国话剧就少了顶峰。曹禺是独特的,因而也是永恒的和不可企及的
曹禺是独特的。在中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在世界文化宝库中,他都是独一无二的。
他的性格气质、背景环境、学识修养和戏剧经验是独特的
曹禺对时代气息的感知与汲取是独特的。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在鲁迅《呐喊》、郭沫若《凤凰涅槃》激励下,在京津学校独特文化环境和氛围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文学青年,汲取了当时社会思想解放、人性解放、民主自由运动的精神成果,又敞开怀抱阅读和接受中外传统著作(思想的、哲学的、文学的、戏剧的),悲天悯人地俯视着当时中国处于社会污垢中的芸芸众生,独立观察、独立思考、独立表达,从而结晶出有独特艺术个性的戏剧成果。
曹禺的戏剧实践以及由此对舞台规律的把握是独特的。他是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代直接在戏剧舞台上实践和成长起来的剧作家,其后也绝少人能及。他从幼年即浸淫于传统戏曲、文明戏和幕表戏,在校园戏剧兴盛时读南开学校,适逢著名戏剧导师张彭春指导,南开学校成为北方正规学堂组织新剧团并长期坚持创作演出的拓荒者,曹禺则为其中坚人物,改写改编导演并主演了易卜生、高尔斯华绥、莫里哀等人的系列剧作,他因而获得了最初的表演名声。实践使曹禺熟悉剧场、熟悉观众,掌握了舞台感,日后才能写出如巴金所说可读可演的高品位戏剧作品。
曹禺对于中西特别是欧美戏剧宝库的开掘、对于西方戏剧传统的把握是独特的。他对西方戏剧的阅读量大约是当时最巨的,中学时期就几乎通读了英文版《易卜生全集》,后得清华图书馆之利,大量接触了莎士比亚、萧伯纳、契诃夫、奥尼尔和古希腊悲剧作品,以及戈登·克雷的戏剧理论。潜心发掘使他深入了西方戏剧文化的堂奥,得以使之与自己的传统戏剧文化积淀相激荡,从而将西方悲剧美学观与民族审美精神整一融合。莎士比亚式的舞台实践与精神戏剧文学素养的结合成就了曹禺,使他最终完成话剧成熟化、中国化、独立化的历史使命。
曹禺对于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生活的感受也是独特的。他天性敏感、细腻、忧郁、孤独,真诚甚至天真,有着深广博奥的悲悯情怀,又能够“正视人生”,精神性的曹禺因而真切体验了五四后新一代文学青年面对一个深沉黑暗世界的内心苦闷,强烈感受到“宇宙里斗争的‘残忍’和‘冷酷’”。他又能真正从性灵出发进行创作,将自己的感知和感悟不受干扰地客观表达在笔下,通过深入挖掘社会与人性间的矛盾,发泄出被压抑的愤闷,这使他的作品探入了人的心灵深处。
曹禺对于戏剧社会功用与艺术功能的理解也是独特的。还在学生演剧时期他就发表见解,强调要尊重戏剧规律,提倡客观的写实主义,认为戏剧不能用来“宣传政见”。他坚持写作要出于内心情感的迫切需要,坚持“我是我自己”的创作个性,坚持作品用形象说话,追求作品的“一团原始的生命之感”,怀着强烈的爱恨交织感写人表现人,因而无限止地延展与扩充了剧作内涵的深度与广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