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史 >> 社会变迁史
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研究动态
发布时间: 2013-07-03    作者:谭泓    来源:学习时报 2013-06-24
  字体:(     ) 关闭窗口
  当代中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数亿工业人口变迁和向工业人口转移,使我国劳动关系问题日显突出、日益重要,关于劳动关系问题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在我国,劳动关系问题作为一个社会经济问题乃至学术问题,是 20世纪 90年代初才提出来的。我国劳动关系作为重要的经济社会问题的学术研究与社会转型期同步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仅20余年的时间,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3年前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劳动问题因国企改革工人下岗及外资企业侵害工人权益而开始凸显。陈锡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务市场研究》对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务市场的建立与发展,尤其对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实施后农民从土地解放出来涌入城市就业打工予以探讨。朱家甄的《建立劳动领域宏观调控体系研究》从国家劳动部行政工作的角度对建立劳动领域的就业促进、职业培训、工资指导与集体谈判、劳动条件与劳动关系调整等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基于实践需要的理论探讨。风笑天的《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问题研究》在深入实证调研基础上对我国私营企业形成的社会经济背景及发展阶段予以梳理,对私营企业职工状况与心理、劳资双方合作与冲突予以分析,并对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状况与特点予以对比研究。戴建中的《私有企业劳资关系及女工问题研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私营企业雇工的规模数量、群体构成、社会流动、劳动状况及劳资关系予以分析,对非公企业女工婚姻年龄、来源构成、工作目的、岗位特征、劳动冲突与产生原因予以分析并对女工权益保护的对策途径予以探讨。该时期与劳动关系相关的著作和论文不断出现,最具代表性的是常凯所著《劳动关系踠劳动者题劳动权——当代中国的劳动关系》(1995),该书在国内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劳动关系理论并具体分析了中国现实的劳动问题,把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看做是构成中国劳动问题的三个依次递进的基本层次和互相关联的基本内容,视劳动关系为基础、劳动者为主体、劳权为核心,该书被学术界称为“中国系统劳动关系问题第一书”。
  第二阶段:1996年至2002年前后,在此阶段伴随国企改革与劳动合同制度的推行,有关工人阶级主体地位研究得到高度重视。刘卓红的《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地位研究》将工人阶级置于现代化建设主体的地位,通过社会转型对工人阶级的影响及工人阶级地位变迁的梳理、通过对工人阶级内部阶层地位的分析,着重对工人阶级在社会转型期的角色重塑予以探讨。冯同庆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人阶级内部关系研究》在深入探讨工人阶级内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与工人之间阶层差异扩大、不同年龄群体利益摩擦增加、男女职工之间实际处境更趋不同、沿海与内地职工之间分化日渐明显的基础上,对工人阶级社会行动的意外、意料和未来后果,以及工人社会行动中的自尊、自信、利益表达等问题展开探讨。刘爱玉的《企业改制与工人阶级地位稳定性研究》以丰富的个案访谈资料为依据,以情景理性的行动者分析框架为基础,探讨了社会转型期国企工人的地位和利益受损后可能的行动选择与制度环境、物质环境、资源、目标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约束下工人的行动逻辑——“守法逻辑”和“生存逻辑”。柳可白的《我国现阶段工人阶级地位和作用问题研究》在对工人阶级状况深入调查基础上对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变化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及工人阶级面对的新挑战和新问题予以研究,探讨了从制度上维护其合法权益,保证其发挥改革的主力军的积极作用的对策途径等。但该阶段劳动问题的其他研究相对薄弱。
  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在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政府全面退出企业劳动关系及劳动力市场机制尚不健全的背景下,劳动关系不和谐日显突出,我国劳动关系问题研究进入深入系统阶段。“中国劳动关系丛书”(2003—2004)分别从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研究”、“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私营企业劳动关系”、“当代中国的劳动收入”、“职工民主参与”及“香港的劳资关系”展开研究。尤其近两年来相关论著日趋丰厚:如常凯、乔健的《中国劳动关系报告——当代劳动关系的特点和趋向》(2009);蔡昉主编的《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 No.11: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劳动力市场挑战》(2010),该书从理论和经验上回答了人口发展的趋势、劳动力流动的新特点、就业压力和民工荒并存的原因、劳动力市场如何调整以适应未来挑战、如何保持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城市化为什么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怎样处理节能减排与扩大就业的关系等问题;沈琴琴、杨伟国主编的《全球视野下的产业与劳动关系发展》(2010),该书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全球范围内产业关系与劳动关系实践的发展状况与形成机理,为我国市场化条件下劳动关系调整提供国际化的实践借鉴;陈兰通主编的《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状况报告》(2005—2013),自2005年起对过去一年企业劳动关系状况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分析,研究企业劳动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就劳动关系热点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分析,为政府制定劳动关系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冯同庆主编的《聚焦当代中国社会劳动热点问题》(2103),对我国劳动关系的状况和新变化予以梳理,并以2010年中国劳动社会事件、浙江模式劳动关系、北京市工会工作模式、珠三角地区农民工组织发展等为案例对劳动关系如何和谐、如何发展予以深入探讨。
  (作者单位:山东省委党校)
    1.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引进西方化肥生产成套技术设备的工作
    2. 飞机与导弹在中国国防科技领域战略地位的变迁(1951~1964)
    3. 中国核政策的基本逻辑与前景
    4. 中国,必将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更好发展!
    5. 为建设美丽中国增添绿色动力
    6. 普惠性是中国减贫一大秘诀
    7. 刘须宽:美丽中国建设的内涵及实践
    8. “至少每年来一次中国”续写中法友谊新篇章
    9. 中国不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10. 把握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方位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