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治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马克思主义应该成为文化创新建设的重要内容
发布时间: 2010-11-24    作者:吴玉敏    来源:《学习时报》 2010-11-12
  字体:(     ) 关闭窗口
   编者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注的不仅是一个政治认同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当代中国文化认同的重建问题,如何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一部分,得到广大民众的广泛认同,并内化到中华民族现代文化中去。带着这些问题,人民网理论频道记者采访了中共青海省委党校哲学社会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吴玉敏。
  记者:吴教授,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建构意义各不相同,请您谈谈从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关系上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建构意义?
  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所指向的是现实中高度互渗、义理上界限分明的两种心理或社会事实。对中共十七大提出的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众人更多的是从政治的意义抑或是意识形态的视角予以解读、阐释和论证。殊不知政治意义上的认同建设固然非常重要,且可以在强制力和党政资源方面获得充分而有力的支持。但却因其容易外在于民众的文化心理,或与当下不同人群的文化理念产生疏离甚至某种冲突,很有可能沦为一种政治口号却不能兑现其预期效力。
  其一,中国传统的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关系的思想资源与实际例证。顾炎武著名的“亡国亡天下”可看做是对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关系的一种传统经典解释。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蛮夷”清朝入主后,对目下处境不但有着情感上的悲愤与排斥,更主要的是对其中的文化正统的何去何从怀着紧迫的焦虑与深思。而其著名的“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的观点,之所以很受近现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欣赏的深层原因就在于:在顾的思想中,“天下”是一个文化概念,而其“亡国亡天下”说,强调的也是文化的延续与传承之于统治力量的更迭有着更为重大而深刻的意义。在《日知录·正始》中,顾对西晋之亡的切肤之痛就在于,西晋之亡不只是亡国,更是亡天下——亡于鲜卑拓跋部。而从魏到晋的更替则只是不同王权的变化,却非文化道统之断裂。
  其二,借助西方思想史中有关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关系的具体思想,加深对两者相互关系的深层次认识。英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哲学家约翰·洛克尽管没有直接谈论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关系,但他的某些观点对问题的阐释仍有启发作用。在洛克看来,任何政府要证明自己正当合法,只能以承认并支持个人和社会固有的道义权力为基础。对此,萨拜因又对之补充说:“道德秩序是永久的,是自身永恒存在的,政府则不过是道德秩序的要素。”这些说法尽管没有直接指向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关系,但从中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解读:政治认同所需的道义合法性依据须由得到认同的文化系统中之价值原则来判别提供;作为文化共同体之民族的发展目标有必要通过搭建政治结构来完成。美国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博兹曼说过:世界历史业已证明,政治制度不过是文明表面转瞬即逝的权宜手段。每一个在语言上、道德上统一之社会的终极所托,乃是某些基本的思想建构。世世代代人们围绕着它而凝聚在一起,因此,它们标志着社会的延续性。
  其三,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同样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认同问题。上述中外思想家的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关系论点足以说明,需要站在文化认同的角度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问题。即文化原则是政权合法性的基础或政治运作调整的圭臬,对于民族或社会的凝聚延续来说,它是某种更深刻更深层的东西。
  记者:中华民族的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并且与时俱进地在发展,那么如何从中国文化的现代发展与活力重建上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价值?
  认同是一种集体现象,而绝非个体现象。文化认同提供的是最深刻的心理认同和情感归属,是实现其他认同的内在基础。中国社会几千年“大一统”传承的最大和最稳固的动力,就来自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而中华民族的认同是延续几千年各民族凝聚和国家疆域稳固的基础。以当下和今后的视野省察,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还是中国现代社会的合理建构,都不能缺少相应文化在内容与形式上的丰富、创新和转换,都迫切需要为民族崛起和复兴提供深厚而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支撑和价值引导;需要有符合时代特点、适应发展趋势的民族文化。
    1. 储著武 边钰:改革开放40年意识形态工作的历程与经验
    2.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
    3. 孙钦梅: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共党史研究的发展
    4. 毛泽东社会主义改革观及其当代价值
    5. 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最忠实最聪慧的学生
    6. 靳辉明: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观
    8. 艾四林: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与时俱进
    9. 壮族山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
    10. 钟瑛: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及其中国化新发展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