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史 >> 思想政治工作史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社科普及应持有的理念
发布时间: 2010-10-14    作者: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组    来源:《天津日报》 2010-10-11
  字体:(     ) 关闭窗口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社会科学普及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认识和实践服务的。目前,对如何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社会科学普及,阐释科学理论,传播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让科学精神植根于人民群众,尚有许多理论和观念问题亟待解决。为加强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理论指导,提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社会科学宣传普及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适逢天津市第八届社会科学普及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社会科学普及”为题,组织有关专家开展社科普及理论课题研究工作,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和阐释,不断探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社会科学普及的规律、特点、方法与途径,为人民群众更好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社会科学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此课题已列入为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本文为此课题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即是用通俗易懂的形式、方法,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宣传和教育,力求把外在的理论内化为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方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普及是把社会科学的理论、观点、方法普及给广大人民群众,让群众更加科学地把握当今社会发展规律,推动社会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社会科学普及有着紧密的关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普及任务的重中之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社会科学普及作为一种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性普及工作,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须结合时代、社会等新变化,认真思考和解决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社会科学普及的理念问题。大众化和普及的理念作为大众化和普及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尺度,规划和影响着对普及内容、形式、方法、途径等等的选择。理念问题解决得好,大众化和普及工作就容易取得好的效果,否则,就容易事倍功半,影响大众化和普及工作的进程和实效。今天,我们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社会科学普及应该持有的理念谈几点认识。

1.坚持以人为本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社会科学普及在最根本的意义上,是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民群众,指导实践,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是让科学精神植根于人民群众,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用科学的方法着眼于未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社科普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以人为本,贯彻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社科普及的全过程。

  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社科普及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为核心开展工作,进行宣传普及。大众化和社科普及是为人民服务的过程。要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方法、理论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与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关注人民群众所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难题,关注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学习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帮助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大众化与社科普及过程成为党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沟通思想、交流感情的重要载体和渠道。促使其把理论知识化为其内在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爱党爱国的真实情感。这样“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而科学的理论也会变成人民群众的精神武器。

  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社科普及工作应具有鲜明的人文关怀特征。我们认为,人文关怀就是强调普及者要把人民群众作为价值主体,重视人民群众的价值主体性,对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政治权益和经济权益、文化权益等,从理性和情感上给予充分的关照,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社科普及的过程,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科学理论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过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获得精神武器的过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价值需求理性思考并走向实践的过程。这也就是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服务的过程。

    1. 牢牢把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
    2. 加快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发展的精神力量
    4.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纪念艾思奇同志诞辰100周年
    5. 持之以恒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6.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7.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途径
    8. 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9.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
    10. 中共八大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积极探索和重要贡献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