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 评说抗战
为国家强盛而骄傲
发布时间: 2015-09-04    作者:    来源:求是理论网 2015-09-04
  字体:(     ) 关闭窗口
  在全国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时,纪念活动也成为全国政协委员、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主席陈清霞最近的工作主题。
  8月31日晚,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抗战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晚会特别邀请抗战老战士参加,上台接受嘉许,全场观众自发起立鼓掌,气氛感人。当日,会场外设有抗战展览,全面展示抗战珍贵史料。
  对于抗战这段历史,陈清霞有着特别的记忆与体会。她的父母都曾参与抗日战争,父亲是抗日时期东江纵队的成员,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曾立下卓越功勋,父亲在民族危亡时表现出的气节和风骨,身上拥有的军人气质,尤其是他待人处事的谦虚谨慎和从容、果断的性格对她的一生影响甚深。然而,在香港,很多年轻人可能并不了解抗日战争,也不知道中国被日本入侵时所经历的苦难。
  正因如此,在纪念晚会上,陈清霞表示,希望香港人不忘历史,中国有今日的繁荣是因为有抗战的胜利,更希望更多的年轻人知道这段难忘的历史,多了解历史和国情,为国家的富强而努力,让社会更和谐,一起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不久前,陈清霞受邀出席“香港中学生抗战征文及海报设计比赛颁奖典礼”,活动中,中学生们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让她深受感动。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女同学写的题为《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记》的文章,在文末呐喊“我们努力地力争上游,富国强兵,装备自我实力,强大了就不怕被欺负了!”
  “同学们纷纷用笔尖去铭记历史,用文字表达自己对这段历史的看法。可见,历史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只有了解才能理解,光有愤怒还远远不够。”陈清霞说,为了让香港年轻人了解历史,他们还组织青年到内地重走抗战之路活动,加强香港青年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我们希望通过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教育青年树立国家观念。特别是香港青年,应该认识到中国人民是整体的,我们的历史使命和命运是共同的。中国好,香港才能好。”
  能现场观礼“9·3”阅兵,陈清霞非常激动。回想起上次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阅兵观礼活动,她仍有种难以形容的自豪。“我为国家经历改革开放后,经济和军事逐渐强盛而感到骄傲。”陈清霞表示,看到国家由贫穷落后,发展到今日的强大,大家都应该有一种自豪感和强烈的民族意识。
    1. 梁柱:毛泽东反腐思想永不褪色
    2. 从伟大胜利向着伟大复兴奋勇前进!
    3. 解辛平: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
    4. 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胜利的关键
    5. 中国抗战胜利的内涵
    6. 王洲洋:抗战胜利亦是从严治党的伟大胜利
    7. 国平:纪念抗战胜利 重温民族信念
    8. 我们为什么要举行抗战胜利大阅兵
    9. 抗战胜利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10. 崔新建: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礼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