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十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
发布时间: 2011-10-20    作者:陈东林    来源: 2011-10-20
  字体:(     ) 关闭窗口

  1981年6月27日,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至今已经进入了第30个年头。30年来的历史证明,《历史决议》提出的论断和原则都是正确的,为统一全党全国的思想、齐心协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本文的主题,是从史学史的角度,分析《历史决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以下简称国史)学科和研究的重要奠基和指导作用。

  一、《历史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国史研究的起步和国史学科的开创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有文字以来的中国几千年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继承当代人修当代史的中国修史传统,新中国成立不久,即出现了有关国史著作。1954年1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三年解放战争和新中国五年简史》,第一次包含有“国史”内容,但还不是专门国史。1958年10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河北北京师范学院(即今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三年级集体编写的第一部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该书于“大跃进”热潮中由63名学生和5名青年教师仅经20天便写成,带有明显的草创色彩,因此并不能代表国史研究的起步。此后,并没有其他国史著作问世。“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左”的思潮影响下,出现了大批“建国以来两条路线斗争史”,均属错误政治斗争的产物,并非学术研究。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客观上建国以来的历史已近30年,“三十而立”,可以成为一个历史阶段;主观上随着总结历史教训的迫切需要,国史研究引起了政治、经济、历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特别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原则,为研究建国以来的历史打开了“禁区”,提供了思想上的保证。

  对建国以来历史的评价提到中央议程是1979年9月29日叶剑英代表中央对前30年历史做初步评价的国庆重要讲话。讲话在邓小平等直接领导下经过4个月起草,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讨论通过。其意义是:“作为一个纲要,我们的国史也好,党史也好,有了一个轮廓了。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充实、丰富、发展,我们的国史就好写了,党史也好写了。”邓力群1979年11月在军事学院的报告:《学习叶剑英同志的国庆讲话》。据笔者所见,这是第一次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简称为“国史”的说法。在此之前,“国史”曾被泛指为包括古代史的中国历史。

  叶剑英讲话以后,党内有一种强烈的呼声,希望对建国以来的历史,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做出明确和深化的结论。根据邓小平、陈云、胡耀邦的意见,由胡乔木、邓力群具体领导,1979年10月30日成立了《历史决议》起草小组,经过一年零八个月的起草修改和4000人的大讨论,提交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对重大历史问题和人物做出了原则性的评价和总结。

  为什么说《历史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国史研究的起步和国史学科的开创?笔者认为,这个标志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历史决议》是中共中央对“建国以来”的历史第一次做出极为重要的中央决议。由此,中共党史的“建国以来”部分成为时间上相对独立的研究范畴;以后又逐渐从中分离出来一部分空间和形式上区别于党史的国史研究,形成国史学科的雏形。

  第二,《历史决议》使党对建国以来的历史形成了一致的看法和比较完整的评价理论体系。虽然是针对“党的若干历史问题”,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党的重大历史问题也是国家的重大历史问题,事实上构筑了国史学科的理论框架。

  第三,通过起草和讨论、宣传《历史决议》,成长起一批专门研究建国后党史的学者,他们分布到国家部门和科研机构、大学,成为国史研究的早期骨干。

  第四,1982年5月,由胡乔木倡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始组织编写《当代中国》的多卷本大型丛书。中宣部六次发出文件,转发《当代中国》丛书有关报告。1984年新华社向全世界报道指出:它的编写,将为以后进一步修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做好准备。

  第五,《历史决议》发表后,掀起了学习宣传高潮,相继出版了一批辅助材料,在这个基础上,80年代末出现了最早一批国史著作,如:郭彬蔚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纲》、柏福临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88年)、黄文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词典》、焦春荣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张广信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研究》(1989年)等。

  第六,1990年6月28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江泽民、李鹏等批准杨尚昆、胡乔木、薄一波的联名报告,同意成立以研究、编撰、宣传国史为主要任务的当代中国研究所。12月,由当代中国研究所主办,国史编纂工作研讨会在西安召开。1991年3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西安研讨会纪要,指出:“写出一部符合实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一项十分重要而艰巨的工作,必须依靠全国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至此,国史学科初步创立。

  二、《历史决议》关于建国以来32年基本状况和重大事件、人物的论断,为国史研究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这些论断中最基本和重要的是:

  (一)建国以来我们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是主流;我们也犯过错误,甚至是全局性的长时期的严重错误,但与成就相比,只是支流

    1. 邓小平领导起草第二个“历史决议”的历史贡献及其启示
    2. 党史研究中的两件大事
    3. 宋月红: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学科体系初探
    4. 如何深入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5. 第十四届国史学术年会总结
    6. 第一届当代中国史研究学科前沿论坛综述
    7. 建国60周年前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述评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撰中的港澳台问题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0. 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