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对外关系史
中美首次高级会晤中的交流与交锋——来自中国、美国外交档案的研究
发布时间: 2011-03-22    作者:钟龙彪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1-03-22
  字体:(     ) 关闭窗口

二、中美双方在会晤中的交流和交锋 

    基辛格此行在华只呆了短短的48个小时,却与周恩来总理先后进行了6次会谈,总计17个小时,行程繁忙、紧张。会晤一开始,基辛格就提出,这次会晤有两个目的:一是商讨尼克  松访华的时间、主题、性质、可能的结果等问题;二是就双方关心的亚洲与世界和平问题进行讨论,为尼克松访华成功奠定基础。会晤商谈的问题包括七个方面:台湾、印度支那、与苏联和日本等其他大国的关系、南亚次大陆、建立中美安全的沟通渠道、军控、其他中方愿意提出的问题。基辛格表示,作为与尼克松总统关系亲近的助手,他被授权向中方解释美国在世界主要地区和政策领域的利益,他希望周恩来能自由地向他提出任何问题。[4]周恩来对此表示同意,同时强调了平等和互惠原则以及双方解决问题的诚意。会谈基本上是围绕这七个问题展开的,其中既有坦诚的观点交流,也有激烈的立场交锋,总的气氛是友好的。 

    (一)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会谈的关键所在,是此次会晤中首要、主要的议题。恰当地处理这个问题是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前提。

     周恩来首先阐明,历史证明台湾属于中国已有一千多年之久,比长岛属于美国的历史长久。在这期间,台湾曾因中国战败被日本暂时割去。在《开罗宣言》和《德黑兰宣言》中,在日本投降后,台湾已经归还中国。艾奇逊的白皮书和杜鲁门的声明都证明了这一点。因此,美国应毫无保留地承认中国。美国必须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没有任何例外。正如我们承认美国是唯一合法的政府,不认为夏威夷这最后的一个州或长岛是在你们  的领土主权之外一样。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已经归还中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美国的一切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应当限期从台湾撤走。这是事物的自然逻辑。自然,中  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认为,1954年由杜勒斯签订的美蒋条约是非法的,我们不承认它。谈到台湾问题,这是关键。[4](p.367) 

     基辛格表示同意周恩来所作的历史分析。他承认,毫无疑问,如果没有朝鲜战争,可能台湾今天已经是中国的一部分。但是,他又认为,周恩来今天的表态超出了此前双方信息沟通和华沙会谈中的范围,当时中国要求美国从台湾和台湾海峡撤走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而今天又谈到了一些官方政治声明。这就把问题简单地分成两部分,第一是在台湾和台湾海峡的军事状况,第二是台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政治进展问题。  [4](p.368) 

     周恩来表示,既然是交换看法,就应该全面阐述观点。他说:“我们认为,我们与台湾的关系是中国的内政。我们在华沙会谈和所有公开的声明中反复重申这一立场。我刚才想说的是,如果我们两国将建立关系,美国必须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省  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蒋条约应废除。”[4](pp.368~369) 

     基辛格答曰:“谈到外交关系问题,我理解你刚才所说的。让我们谈谈目前没有外交关系下的台湾问题。首先,关于美国在台湾的军事力量。目前,有两部分组成。其中2/3与在亚洲的其他部分的活动有关。1/3与台湾的防御有关。印支战争结束后,我们将在短期内撤走2/3的力量。随着我们关系的改善,我们准备减少在台湾的其他力量。至于台湾的政治未来,我们不支持‘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解决办法。”[4](p.369) 

     周恩来说,这说明解决台湾问题和我们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是有希望的。基辛格回答,这取决于事实状况和时间。解决军事力量撤走问题比较容易,而政治解决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周恩来说,我明白解决问题需要时间,但是留给尼克松总统的时间是有限的。基辛格回答,如果东南亚战争结束,可在总统此任期解决大部分军事问题。在总统的第二个任期早期,我们一定能解决政治问题。当然,我们可在此前朝这个方向开始。基辛格表示,美国不再重复“台湾地位未定论”。周恩来又问:你们对所谓的台独运动持何态度?基辛格答,我们不支持。周恩来  说,我极为重视你刚才的话,美国政府和总统不支持所谓的台独运动。[4](pp.370~372) 

    在谈到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时,基辛格表示:将放弃需要2/3多数票的重要问题提案,同意以简单多数票接纳中国,并同意中国取得安理会席位,但驱逐台湾问题美国仍坚持需经2/3多数通过。周恩来表示,中国并不太重视联合国问题,中国不着急进入联合国,问题是美国将陷于矛盾和困难之中。中国反对这种解决方式。中国进入联合国,就要恢复全部合法权利。 [5] 

    周恩来强调,台湾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与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问题、所有其他国家与中国的关系联系在一起。如果你们的总统来华访问对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那么这将给世界什么印象?在我看来,这是不可想象的。[6] 他表示:“你说,解决台湾问题需要时间,我们同意。当然,一旦明确方向,我们就要逐步朝这个方向前进。我们相信,尼克松总统的访问将加速这个进程。我相信,随着我们逐渐彼此理解,到我们建立外交关系时,美蒋条约就失效了。我们不承认这个条约。”基辛格回答:“我们理解你们不承认这个条约。”周恩来进一步说:“到那时,你们所有的军队从台湾撤走后,我们自己解决问题,这不应该是问题。”基辛格回答:“我们非常希望台湾问题能和平解决。”周恩来说,“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解决。你们撤离之前,不能让日本军队进入台湾。因为,这对我们、你们,对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都是极大危险。”基辛格回答:“我理解。”[6](p.446)  

    1. 中美城市外交的历史发展与内在逻辑
    2.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纪念中美《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
    3. 中美关系的历史不容歪曲
    4. 王巧荣:中美竞争加深将如何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5. 东亚冷战视野下的中美关系
    6. 新时期大国双边合作机制建设
    7. 从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看中美之间的战略博弈
    8. 美国台海巡防政策调整与中美关系解冻
    9. 对冷战后中美关系的再认识、再思考
    10. 20世纪70年代中国对美缓和决策的理论分析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