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密切联系群众,把建设工人阶级先锋队与中华民族先锋队相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是“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和“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的政党;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对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说来,只有民族解放,才有阶级解放。(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285页。)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论述充分说明了共产党代表的是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并且是最能推动历史前进的阶级,深刻揭示出共产党的宗旨和先进性。我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早在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决议中就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第620页。)1937年10月,毛泽东在《论鲁迅》中进一步重申“两个先锋队”思想,指出:“我们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最彻底的民族解放的先锋队。”(《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2页。)我党在理论和实践上创造性地提出的“两个先锋队”思想,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关系一致性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理论概括并丰富和发展的。毛泽东始终把建设工人阶级先锋队与中华民族先锋队结合起来推进党的建设。建设工人阶级先锋队与中华民族先锋队相统一是工人阶级利益、人民利益和民族利益一致性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毛泽东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09页。),“它必须是全民族的代言人”,“它只能为中国群众的利益说话”(《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61页。),“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96页。)。为了民族利益,他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0页。),等等。……这些论述精辟地阐述了党的宗旨和行动准则是为人民利益和民族利益而努力奋斗。毛泽东要求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揭示了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依靠力量和力量源泉,也是扩大阶级基础的根本要求。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94—1095页。)毛泽东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系统地、创造性地运用于党的建设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行动路线和工作路线,就是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和鱼水关系,进而不断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工人阶级先锋队与中华民族先锋队相统一。
建设工人阶级先锋队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相统一是党的建设的宝贵历史经验。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不渝地执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以人民利益和民族利益为根本,才使得无数优秀中华儿女投身党的革命事业,党的阶级基础才得以不断巩固和扩大。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发展为一个全国性的、在思想和组织上十分牢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使党成为领导人民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随后由于国民党当局挑起全面内战,党带领人民又迅速打败了国民党当局、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中国共产党成为新中国的执政党。毛泽东提出的放手发动群众和建立最广泛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际上就是为了扩大党的阶级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根据执政党的特点和肩负的重任以及党内存在的问题,更是把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作为执政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毛泽东指出,要密切联系群众,克服官僚主义,扭转群众观点淡漠和忽视群众工作的倾向,最根本的是牢固地树立群众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多次告诫党员干部,克服官僚主义,密切联系群众,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保证,党员干部要正确运用手中掌握的权力,自觉抵制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防止脱离群众的危险,否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不仅不会成功,甚至会危及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41—42页。)新时期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加鲜明地体现了建设工人阶级先锋队与中华民族先锋队相统一。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史,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就是为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正如党的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45页。)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为根本,始终把建设工人阶级先锋队与中华民族先锋队统一起来,从而推动自身建设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