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突出改革,勇于推进各个方面的改革。体现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要求,这是最基本的。
——2002年2月18日在阅看十六大报告提纲稿后就报告起草工作的批示
贯彻“三个代表”要求,首先要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统一思想、团结奋进上下功夫。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统一思想、团结奋进的前提和基础。要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统一思想、团结奋进,就要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要始终不渝地坚持,而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必须与发展着的实践相结合,不断指导实践向前发展。死守着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在当时具体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一些个别论断,不发展,不前进,不仅没有前途,而且只能是死路一条。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2002年3月12日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讨论会上的讲话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要坚持好马克思主义,必须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总结我们党八十多年奋斗历程得出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对我们提出的根本要求。
——2002年5月21日在四川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现在,世界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正在深入,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各个地方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改革也好,促进发展也好,维护稳定也好,都需要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深入总结实践经验,发展新的思想理论观念,找到新的方式方法,掌握新的领导本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是抽象的空洞的,不是为了理论创新而理论创新。理论发展是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而我们取得的新认识、新思想、新观点,一定要落实到更好地指导实践上来,落实到发展中国的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实现和维护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我们推进理论创新,就是为了要通过理论创新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创新,最终是为了使我们的理论能够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2002年5月21日在四川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002年11月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2002年11月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2002年11月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只有这样,党的思想理论才能引导和鼓舞全党和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2002年11月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军事领域作为竞争和对抗最为激烈的领域,是最具创新活力也是最需创新精神的领域。现在,世界新军事变革加速发展,其未来趋势可能是我们现在难以预料的,甚至是难以想象的。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生和发展,对国际战略形势和我国国家安全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一定要有开阔的视野和前瞻的眼光,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积极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严峻挑战,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坚定不移地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
——2004年9月20日在经过调整充实的中央军委第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