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治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刘国新:从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到总体小康的实现
发布时间: 2020-12-16    作者:刘国新    来源:国史网 2020-11-25
  字体:(     ) 关闭窗口

新里程碑:从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到总体小康的实现

  小康社会理论是邓小平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思考现代化问题的结果。在这一理论形成和实践发展的基础之上,从1992年中共十四大到2002年中共十六大的十年是“三步走”战略部署的中间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经过这十年发展,在全国绝大多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基础上,人们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里程碑。今天,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的历史节点,梳理回顾这十年历程,解读小康社会理论从提出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轨迹,总结通过小康社会建设使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经验,是十分必要也是很有意义的。

  一、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

  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直是我们党和国家建国的奋斗目标。早在20世纪60年代党就提出了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即“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四个现代化”的提法一直延续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文化大革命”耽误了十年,原先所设想的在20世纪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国家水平的目标也与实际情况相差较远。而在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的时候,又出现急躁冒进的“洋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不得不再次进行经济调整。因此,如何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研究现代化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就成了为世人所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最早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是邓小平。1978年10月,他提出了“实事求是问题涉及四个现代化”,“这是政治问题,是思想问题,也是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现实问题”。因为他通过出访认识到:“出去看了一下,越看越感到我们落后。什么叫现代化?五十年代一个样,六十年代不一样了,七十年代就更不一样了”。“我们头脑里开始想的同我们在摸索中遇到的实际情况有差距”。

  邓小平实事求是思考现代化问题的结果,“开了大口”,“用了一个新名词”,依次叫作“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小康生活”“小康社会”。几种表述,其实质是一样的,但一个比一个更形象具体,更贴近百姓的认知,更有感召力,也是结合中国的国情,更清醒、更合乎实际的表述。

  “小康社会”和原来的设想最大的区别在哪?那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来说不会很高”“,降低原来的设想,完成低的目标”。“四个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不能定得太高,太高是空的。步伐迈得太快,也会带来灾难”。之所以要把标准降下来,是中国国情所决定的。邓小平说:“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按照邓小平的设想,这个低的标准就是到20世纪末人均收入800—1000美元。把标准降下来,一是更加量力而行。邓小平说:“我们的目标没有放弃,只是我们吸取和总结了经验教训。更加量力而行了。想快,这个意图是好的,但欲速则不达,这是中国的古话。步子稳妥一些,也许速度更快一些。”二是为了防止产生急躁情绪,邓小平说:“也许目标放低一点好,可以超过它。”“目标定得低一点有好处。目标定低一点是为了防止产生急躁情绪,避免又回到‘左’的错误上去”。

  邓小平在规划20世纪发展路径的同时,还瞄准设想21世纪的战略目标。他讲得比较多的是达到小康水平以后,“我们的情况就比较好了。更重要的是我们取得了一个新起点,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1987年2月,邓小平对这个目标做了修改,即“到下世纪中叶我们建成中等发达水平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等发达水平”是什么样子的?同年4月,他提出了具体标准:“到本世纪末,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八百至一千美元”,“有了这个基础,再过五十年,再翻两番,达到人均四千美元的水平”,“那时,十五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就是六万亿美元,这是以一九八〇年美元与人民币的比价计算的,这个数字肯定是居世界前列的”。这样,邓小平就把21世纪中叶战略目标的“中等发达水平”具体量化为人均4000美元和国民生产总值6万亿美元。

  两个月之后,邓小平把20世纪800—1000美元的目标和21世纪中叶4000美元的目标联系起来,做了比较完整的战略概括,即从新中国成立到21世纪中叶100年间中华民族百年图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在20世纪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21世纪用30—50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邓小平说:“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

  一向讲话简练、用语平实的邓小平,在论述这个问题时不止一次地使用“雄心壮志”这个词,如“既要有雄心壮志,也要脚踏实地”“这个目标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雄心壮志,是一个宏伟的目标”“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为什么是“雄心壮志”呢?因为邓小平认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国总体力量至少将位于世界前几名,“只有到那时,我们才可以大胆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小康社会理论是从经济发展角度提出的,其底蕴首先是共同富裕,是着眼于十几亿人“可以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日子好过”。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社会。邓小平还特别关注农民,“中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提高这百分之八十的人民的生活是个关键”。同时,小康社会又是和对外开放紧密联系的。小康社会“要充分利用国际条件,实行开放政策,吸收发达国家的技术、资金,同许多国家在许多方面进行合作,其中包括改造我们现有的企业”。坚持开放政策,对于建设小康社会是重要的外部条件。另外,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也是一个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国有最大的国内市场。农民增加了收入,就需要工业品,并且需要的东西很多。”“现在中国对外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比例很小。如果我们能够实现翻两番,对外贸易额就会增加许多,中国同外国的经济关系就发展起来了,市场也发展了。所以,从世界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和平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最后,小康社会建设还可以使国家宏观调控不断完善,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过去我们是穷管,现在不同了,是走向小康社会的宏观管理。不能再搬用过去困难时期那些方法了。”

  但小康社会理论又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指标,它还有更丰富的内涵。比如,关于小康社会的政治保障。邓小平认为:“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在中国现在落后的状态下,走什么道路才能发展生产力,才能改善人民生活?这就又回到是坚持社会主义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上来了。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与发展要相一致。又比如,小康社会在经济翻两番的同时,社会发展也要有明显的进步。他说:“虽然是‘小康之家’,肯定日子比较好过,社会存在的问题能比较顺利地解决”。这里就涉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有了物质文明做基础,精神文明才能搞好。再比如,邓小平规划小康社会时,不仅关注经济发展,也关注人才培养和后继有人的问题,关注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早在1980年7月,他在外出视察途中就表示:“最感兴趣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实现农村奔小康,达到人均一千美元,一个是选拔青年干部”。1982年5月,他在会见外宾时进一步阐述:“为了保证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得以实现,我们首先注重体制改革。体制改革的目标不仅要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还要使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专业化、知识化、比较年轻化。我们的干部队伍长期以来存在老化问题,工作活力不够。这件事我们只能逐步解决,估计起码要经过十年的努力。减少上层领导机构,有利于权力下放。权力必须下放,但这是在集中统一领导下的权力下放。如果在五十年里,我们的方针、政策对路,组织上包括机构改革能见成效,工作效率高,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就有希望。”此外,他还关注理想信念、道德风尚建设。邓小平强调:“在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中,还不能浪费,不能把经济发展的成果通通分掉,那样再生产、再发展就没有希望了。所以,我们要教育人民,生活只能逐步改善。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只追求物质享受,以后的发展就没有希望。这也属于精神文明范围的问题。”他还讲到发展的持续性、生活水平只能有逐步改善,讲到要有远大理想,不能只追求物质享受。紧接着在同年11月,邓小平又强调指出:“我们就是这么一个设想。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个目标不能达到。搞中国的社会主义,我们的新提法就是建立一个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所谓高度文明,就是人民要有理想,个人利益要服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要守纪律,要有道德,要坚持我们历来的艰苦奋斗的传统。否则我们的事业是不会有希望的。”

  综上所述,邓小平的小康社会理论是一个从单一走向综合、从物质生活扩展到社会文化和精神生活各方面的理论。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还要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从而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更合乎社会发展规律。中共十二大正式把邓小平提出的在20世纪末实现小康目标的构想确定为此后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即“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一九八〇年的七千一百亿元增加到二〇〇〇年的二万八千亿元左右。实现了这个目标,我国国民收入总额和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将居于世界前列,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将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中共十三大正式确认了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这个战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心,也反映了社会发展阶段的连续性和一致性;既考虑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考虑了实现现代化的条件和可能,这就从战略部署上克服了我们长期存在的急于求成的弊端,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二、人民生活总体小康的实现

  小康社会作为20世纪90年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其思想内涵必然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党和国家抓住机遇,及时地在各个阶段做出积极而稳妥的规划,把这个目标推向深入。

  当时间定格在1990年的时候,我国实施的“七五”计划所规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均已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国绝大多数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一步目标提前实现了。接下来就是如何为第二步发展做出更合乎实际的具体规划。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对小康社会理论发展和建设规划做出了四点贡献:一是明确了“小康水平”关于“质”的规定。“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个要求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二是将从温饱到小康做出明确的阶段划分。“人民生活逐步达到小康水平,是九十年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解决温饱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由温饱达到小康是又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三是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提出小康社会建设的梯次推进问题。“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全国小康水平的实现,从地区和时间上,将是逐渐推进的。到二〇〇〇年,目前已经实现小康的少数地区,将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的多数地区,将普遍实现小康;现在尚未摆脱贫困的少数地区,将在温饱的基础上向小康前进。”四是根据不同情况实施分类指导。“‘八五’期间,不同地区要提出不同的要求。”上述贡献,既有理论上的发展,也有措施上的完善,其后所产生的“历史性飞跃”,是实践的结果。

  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是在我国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做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决策。其中第一项就是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力争国民经济在讲求效益的前提下有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因此,大会对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发展速度做出调整,将原定的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6%调整为增长8%—9%。“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进效益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这样的发展速度,到本世纪末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人民生活由温饱进入小康”。

  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在加强宏观调控中,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重要成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公有制经济在调整和改革中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控制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城乡集体经济得到新的发展;股份制经济不断扩大;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较快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二是正确地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货紧缩趋势,并在实践中适时完善政策措施,确保取得成效。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三是坚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发展壮大自己。面对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积极应对,变挑战为机遇,开创了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在这一背景下,“八五”计划提出的各项主要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中国经济社会基本面发生重大改变。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793.7亿元,提前5年实现了原定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8973亿元,提前3年实现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都完成了翻两番的任务。

  从具体数据看,199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160元,5年来年均实际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90元,年均实际增长5.4%。市场商品丰富多彩,居民的衣、食、住、用、行条件明显改善。城镇实行了每周5天工作制。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普遍提高,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0.8岁。

  在这份成绩单中,有三点是值得特别关注的:一是主要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出现了供求基本平衡或供大于求的格局,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商品紧缺现象已经根本改观;二是城乡居民人均粮食、肉类、蛋类等消费量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三是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既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又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这是多年来没有过的。经济发展实现“软着陆”,避免了经济大起大落,也为后来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打下了基础。这无疑为人们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如期进入小康生活创造了条件。

  1995年9月,鉴于原定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即将提前完成,有必要对第二步发展做出更合乎实际的具体规划,也就是要对既定目标再次调整,不过这次是适当调高,使标准不要落后于现实,以使人们不要松劲,继续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开始为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做规划,并提出建议:“‘九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确定为: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二○○○年,在我国人口将比一九八○年增长三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为下世纪初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更好的物质技术和经济体制基础”。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召开。这次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并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明确回答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我国实现跨世纪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江泽民在报告中对21世纪前50年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明确地提出了分阶段的发展构想。他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〇〇〇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江泽民提出的21世纪前50年分三个阶段的发展构想,是新“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对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新发展,是小康社会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成果。他还提出一个新的标准,叫作小康生活“更加宽裕”。江泽民在报告中满怀信心地宣布:“现在完全可以有把握地说,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度里,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这将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新的基础,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新的起点。”

  中共十五大召开之时,恰逢世纪之交,“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21世纪?”需要在实践中做出回答。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及时准确地把握经济全球化新趋势,根据当代世界经济、科技的发展潮流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及时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对外开放“走出去”等多项战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

  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是又一个标志性文件。一方面,《建议》庄严宣告:“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另一方面,《建议》明确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从而宣告完成了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飞跃,并预示“全面小康”的到来。

  根据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要求,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在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共十六大报告专设一章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以往所不曾有的。报告认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报告也清醒地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报告分别从“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方面提出了在21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同“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联系在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在中共十六大召开的时候,已经实现了总体小康的中国又是个什么样态呢?数据告诉我们,国内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7.4万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0.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7.7%。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国家税收连年大幅度增长。全国财政收入从1997年的8651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8914亿元,平均每年增加2053亿元。国家外汇储备从1399亿美元增加到2864亿美元。“办成不少多年想办而没有力量办的大事。”社会生产力跃上新台阶,国家的经济实力、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7年的5160元增加到2002年的7703元,平均每年实际增长8.6%。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2090元增加到2476元,平均每年实际增长3.8%。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由4.6万亿元增加到8.7万亿元。农村贫困人口由4960万人减少到282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17.8平方米增加到近2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22.5平方米增加到26.5平方米。法定节日假期增加,外出旅游人数大幅度增长。体育健身和文化娱乐消费明显增多。医疗保健条件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均期望寿命2002年达71.8岁,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此外,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确立。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建立起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开始试点。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政务公开逐步推行。正是在此期间,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获得成功,上海赢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权,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这些都为中共十六大报告所指引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经济社会基础。

  三、简短的结语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小康社会理论则是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步骤的重要内容,是用老百姓能够理解的语言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是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实践抓手。如果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那么,用“小康社会”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标,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它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是立足于初级阶段中国国情,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果,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现代化建设问题上的重要体现。

  邓小平的小康社会理论不是一个单一的名词,是具有丰富内涵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集合概念。它先从解决人民的吃穿用问题着手,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之后,解决住房问题、就业问题,然后是中小学教育普及问题以及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问题,再接下来是解决精神面貌问题、犯罪问题以及干部培养问题,等等。现代化建设目标已经从经济方面扩展到政治、教育、文化和社会、法制、精神文明建设等诸方面。现代化建设的结果不仅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还要提高整个社会文明进步水平。尤为重要的是,邓小平还寄希望于经过小康社会建设,使我们的制度、方针、政策更加定型。这些就为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拓展小康社会建设的内涵,丰富小康社会建设的领域提供了思想素材和上升空间,从而使小康社会理论成为一个不断拓展的体系。

  从1992年中共十四大到2002年中共十六大的十年是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目标的十年,作为前小康社会,它又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

  20世纪80年代是小康社会理论形成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第一步,解决人民温饱的时期。邓小平实事求是地认识现代化问题,从破解“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认知出发,以制定“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政策为基点,正确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发挥极大的政治智慧,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即“小康社会”概念,将原来设想的在20世纪末“赶上并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的目标,调低为人均800—1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使发展目标更切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实际,更易于经过努力得以实现,现代化建设步子迈得更加坚实。这十年就是从这个基础上起步的。

  这十年又是继续发展的十年。在人们生活总体上超越温饱之后,能不能顺利进入小康社会,又能为小康社会打下什么样的基础,皆取决于这十年工作的好坏。中国共产党根据20世纪90年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及时对第二步发展做出更合乎实际的具体规划,“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这是对既定目标做出新的更高的调整,表明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和与时俱进的品格,不以机械的、教条的态度对待设定的目标,总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根据客观条件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合乎实际和发展的奋斗要求,一步一步接近和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既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又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回首来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这十年没有辜负其所处的历史方位。

  最后,从这十年历史还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功,能够长盛不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抱定一个目标,代代相承,努力奋斗,始终不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力棒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从“小康”到“总体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事业在发展,道路在延伸,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在接续传承中得以实现。

  [作者简介]刘国新,研究员,当代中国研究所,100009。

  本文发表在《当代中国史研究》2020年第6期,注释从略,引用请参考原文。

    1. 邓小平关于经济改革和发展论述中蕴含的宏观调控思想
    2. 姬文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军事战略方针的调整与完善
    3. 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若干基本设计及其深远意义
    4.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谈话的几点研究
    5. 论邓小平的西藏工作思想
    6. 邓小平对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贡献
    7. 张金才:解放战争时期的邓小平和陈云
    8.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9. 新中国成立初期邓小平民族团结思想及其启示
    10. 张金才:邓小平和陈云对“大跃进”的认识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