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一场波澜壮阔的“抗旱救灾”攻坚战正在西南大地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大旱持续之下,焦渴的大地悬置着种种疑难问题:旱情严峻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是否与全球增暖相关?在西南地区,缘何频繁出现旱情?应该怎样看待当前的旱情?百年不遇的重旱给我们带来哪些警示?历史上都有哪些“防灾救灾”策略值得我们借鉴?记者就本次旱灾中几个引人关注的话题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
“北旱南涝”是否转向为“北涝南旱”尚待长期观察
关于西南五省区市特大持续旱灾的成因,学术界给出了一个普遍的结论: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西南五省区市形成降雨,最终引发了持续干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许建初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赫治清都比较支持这个观点。
从成因和影响上看,西南五省区市的旱灾与北方旱灾有什么不同呢?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认为,西南和北方的旱灾在成因上类似。不同的是,西南由于喀斯特特殊地形,不能像北方那样打井解决用水问题;但西南是不缺水的,大量降水因为没有采取储水举措,大部分都流走了,而北方整体上是缺水的。从影响上讲,西南的旱灾会比北方破坏程度更大一些。因为人们的防旱意识比较差,如果干旱时间持续比较久的话,西南地区就会受到较大的冲击。
早在2004年,国家气候中心(NCC)研究员赵振国就提出了“30年气温周期理论”。依据这一理论,在未来5年到10年间,受海温、副热带高压、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气候将发生“周期性”转折。从一个30年的“暖周期”进入另一个30年的“冷周期”,这主要表现在冬季温度逐渐下降,而我国持续“暖冬”现象也可能得到转变。此外,气候周期的转折也会带来降水带的北移,北方雨水少而南方雨水多的现象将会有360度变化,即北方降水增多,南方降水减少。
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钱维宏在研究中也发现,从1910年至1940年,我国夏季降水是南方多、北方少;从1940年至1980年,我国夏季降水是南方少、北方多;从1980年到现在,我国夏季降水又是南方多、北方少。
那么,我国气候问题会不会真像赵振国和钱维宏所描述的“北旱南涝”正在向“北涝南旱”转变?长期从事灾害史研究、主编《中国自然灾害通史》的赫治清认为,这种情况目前还不是很明显,还需长时间观察。
与此同时,赫治清在综合历史文献研究并对比中国历史上几次大的干旱之后,进一步指出,西南五省区市特大持续干旱事实上纯属是一场自然灾害,近来,有的人说是当地建设过多的水电站用水过多引发的干旱,还有的人说是种过多的桉树造成了干旱,周边有些国家更是指出湄公河干旱与中国多个水电工程大坝有直接关系,这其实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过分强调人为作用是不合实际的——人类历史引起的气候变化需要长期累积,一个特定的干旱不能绝对地归因于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