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春以来,拉乍么村委会副主任李祥天天盼望着村里的水渠尽早修缮完毕,因为这将结束700多名村民数月来人背马驮的运水艰辛。
这个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的小山村仅有一条土渠,但因严重渗漏和损坏已被弃置多年。
李祥说,2月以来,国家投资,通过水泥浇灌使土渠恢复功用,帮助拉乍么村委会8个村民小组对抗云南省去年秋季以来遭遇的百年大旱。水渠全长18.8公里,完工后能够满足8个村民小组生产生活用水需要。
“现在,我们每天要花近3小时运水,而在以往偏旱的年份,村民吃水用水也会下山去运,这条土渠基本派不上用场。”他说。
据云南省副省长孔垂柱介绍,云南水力资源蕴藏量居全国第三位,但水资源利用率仅有6.9%,为全国均值的三分之一。
“云南有水却留不住水,降水量在年内和年际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再加上特殊的地形地貌,造成干旱灾害不断。”孔垂柱说。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说,全国现有18.26亿亩耕地中,9.59亿亩是没有灌溉条件的“望天田”;已建成的8.67亿亩灌溉耕地,也普遍存在灌溉设施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功能退化等问题,灌溉水利用率只有46%。
同样正在饱受缺水之苦的广西也不乏“病渠”、“废渠”。在广西河池市东兰县三石镇巴造村,一条上世纪七十年代建造的水渠已经废弃,抽水设备也已锈迹斑斑。
村民黄启思说:“水渠好几年前就不能使用了,水泵房早在十几年前就坏了。”如今,村里的许多水田已经干透,土地裂缝宽度在2厘米左右,裂缝间留下了许多已干死的田螺。
“实际这个水潭连通地下河,水量可观。若抽水设备和渠道完好,即使在这样的大旱之年也可以灌溉一些田地。”黄启思说。
国家防总办公室截至3月26日的统计数字显示,目前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9500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466万亩;有1893万人、1173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孔垂柱说,西南地区整体降水较为丰富,但由于去年汛期提前两个月结束,加之今年高温少雨,造成蓄水少、来水少、耗水多的局面。
刘宁表示,面对这场席卷中国西南地区,并已持续六个月的罕见旱情,农村基本水利设施显得不堪重负。
历史上,国家财政大力支持兴建大型水利工程,近十多年来开始加大对中型水利设施投入,但小型水利工程却顾及较少。
然而一些地方水利官员向记者反映,对于覆盖中国西南省份大部分面积的山区和半山区,蓄水量在100万立方米以下的“小二型”水库和坝塘、水渠、水窖等小型水利工程“尤其实用”。
云南省大姚县水利局局长浦开清介绍,对山区和半山区来说,大中型水库的选址和维护都是大问题,小型水利工程有覆盖面广、建设和维修方便等优势。但是,这些小型水利工程的投资和维护担子全部压在县级及县级以下政府身上。
大姚县和相邻的姚安县共用一个中型水库——白鹤水库,但它无法惠及本县山区,甚至连其所处的金碧村委会都仅能惠及一小部分。
“单是对白鹤水库除险加固就花费4000多万元,县里40多年累积水利投资都还不到这个数目的一半。”浦开清说,“建好小型水利工程才是解决山区贫困比较好的出路。”
水利部总规划师兼规划计划司司长周学文3月31日表示,西南地区多是山区和丘陵地区,尽管中央政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但是由于地方财力所限,水利建设应该说跟全国,特别是东中部地区来比相对比较滞后。
他说,针对大旱暴露出来的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水利部门下一步将加强小型水源工程的建设和对小型的农田水利建设进行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的支持。
大姚县金碧镇金家地村委会有574户,平均每户有5个水窖。借助这些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建设的水窖,2200多位村民在人畜饮水和生活用水方面没有遇到太大困难。
54岁的村民施丙昌告诉记者,他家目前还有两个水窖储存了百方左右的水。
“我家有7个水窖,里面的水在降雨正常的年份用也用不完。今年大旱,水窖可以最大限度储存宝贵的雨水。雨水用光了,还可以从附近水源抽取存入水窖,比驮水省时省力。”施丙昌说。
现在,全村人正积极寻找水源,准备把每家每户的水窖装满,用于马上要进行的烤烟移栽。
今后3年,云南省还将加快以水源工程为重点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70亿元,新开工建设100件骨干水源工程和100万件“五小水利”工程。
“我相信,这些水利工程建好以后,再遇到像今年这样的大旱,灾害的程度和老百姓饮水困难的程度将会大大减轻。”周学文说。
截至3月底,西南五省区市已经新建小水利工程7万多处。
目前,水利部已提前下达今年人饮解困、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农田水利重点线建设资金63亿多元,重点向西南旱区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