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台湾及两岸合作交流
蒋友柏:当一切归零时
发布时间: 2010-07-13    作者:周为筠    来源:中华读书报 2010-07-13
  字体:(     ) 关闭窗口

  命悬一线的车祸

  蒋友柏和弟弟蒋友常之间相差只有两岁,就像他们的父亲蒋孝勇和二叔蒋孝武一样,但他们兄弟之情胜于父辈之间。父亲蒋孝勇去世得较早,友柏长兄为父,身上担着很多家庭的责任。加之他们因为少了蒋家光环的庇荫,兄弟两人在海外相依为命,自是彼此扶持。

  但是,若和寻常百姓家相比,友柏、友常兄弟显然仍是天之骄子。他们两人年纪轻轻的,就能够买得起宝马(BMW)325豪华车,而且可以开着它四处闲逛,结果差点闯出弥天大祸。

  那次友常刚拿到驾照,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要求开着这辆宝马兜风。哥哥友柏被邀坐在旁边的副驾上,友常并不熟练地当起了司机。

  兄弟两人兴致勃勃地朝着目的地狂飙突进,车子大约以180码的时速行进在高速路上。忽然,前方路面出现异常情况,车技不佳又缺乏经验的友常乱了阵脚,方向盘这时在手中不听使唤。飞速行驶的车子像一头发疯了的野兽一样失控了,在高速路上歇斯底里地撒野。车身急速地旋转起来,车尾哐当一声撞断了护栏。随后,嘭的一声,响声震耳欲聋。

  车头朝上,车尾向下,直接向下面的悬崖俯冲去。这个飞速的自由落体撞上了山崖的土坡,接着又发出一个巨大的声响。

  突发而来的事故,惊呆了所有的目击者。附近施工的工人很快赶来救援,大家都以为车上的人肯定玩完了。

  但奇迹终究还是发生了,两兄弟真是福大命大,车子正好落在山坡上,被旁边的乱石卡住,再往下一点就是万丈深渊,肯定会摔得粉身碎骨。

  当施救工人赶到时,友常的意识还算清醒。他赶忙转头寻找友柏,他发现哥哥脸上全是鲜血,早已不省人事。友常感觉就像做一场噩梦一样,他几乎不敢相信眼前的现实,虚脱的他又眩晕过去。

  施救的工人赶忙七手八脚地把他们兄弟拖出车外,以免汽车的油箱发生爆炸。叫来的救护车也呜叫着来到现场,两兄弟被火速送往临近的医院。

  幸运的友常只是轻微的骨折,而友柏却昏迷不醒。那时友常以为哥哥肯定是没命了,当他见到妈妈方智怡赶来时,歇斯底里地哭着问道:“我的哥哥呢?”

  其实友柏并没什么大碍,只是车子坠崖时,头部受到了轻微的撞击,很快就苏醒过来。等友柏意识清醒过来,一直还不敢相信这个现实。第一次让他感觉到生与死之间的距离,其实只差那么一点点。

  出院回家第一件事情,方智怡就牵着两个儿子的手,带着大家去感恩上帝。“如果没有神的保佑,这两个孩子肯定不会如此的幸运。”

  这次的确是不幸中的万幸,车子是以车尾撞到护栏并坠下,好在下面有块山坡缓冲,没有跌入万丈深渊。这次生与死的一线之差,让兄弟俩对生命有了一次不同寻常的体验。

  有了这次意外的车祸,从“跌落谷底”再“咬着牙齿忍痛地往上攀爬”,让蒋友柏悟出了一套“悬崖边的哲学”。

  何谓悬崖?在悬崖上,有最清的风。在悬崖上,有最透的景。在悬崖下,有粉身碎骨的失败。

  学会拥抱前方与上方的美景,一边接受下方的现实,就能体会悬崖学。

  日后工作生活中,蒋友柏常把自己逼到悬崖边,为了驱使自己向前的路。而悬崖也代表着一种自我的极限,一种让人想往上爬的力量。面对未来,蒋友柏说:“我不知道现在离悬崖边有多远,我只专注于我面前的世界,挑战下一个悬崖,是我存在的价值。”

  (本文摘自《悬崖边的贵族——蒋友柏:蒋家王朝的另一种表达》,周为筠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第一版,定价:28.00元)

    1. 社会变迁中的台湾农村社区营造
    2. 台湾地区政党政治的发展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3. 2008年以来台湾社会运动的政治化倾向研究
    4. 20世纪70年代台湾当局对西沙、南沙群岛主权维护的应对
    5. 台湾青年学生与保钓
    6. 1970年代初台湾的钓鱼岛史地研究
    7. 1962年“台海危机”背景探因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