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云南方志的价值及其开发利用
发布时间: 2009-09-24    作者:张秀华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7月第20卷第4期 2009-09-24
  字体:(     ) 关闭窗口

  四、云南方志的利用

  方志具有极强的资料价值,因而被广泛利用。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历时20余载,查阅了1000多种方志,引用了其中有关地形、水利、赋役、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等资料,并参考正史及实地调查,编写了《天下郡国利病书》。此外,他还利用方志资料,写成了历史地理著作《肇域志》。

  我国官方最早编写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长达万卷,其中利用了很多方志资料。我省大理王巨卿也曾根据全省通志及府、州、厅、县志,编写了《云南历年地震详表》,记录了西汉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1925年间,云南各地发生的地震情况。此外,童振藻的《云南地震考》,和1988年云南省地震局编的《云南省地震资料汇编》,也是根据地方志编辑成书的,对研究云南地震有重要参考价值。又如清代中叶,吴其睿、徐金声编写的《滇南矿厂工器图略》及前人编的《滇南矿厂舆程图略》,对云南矿产分布、矿山土法开采、冶炼技术、矿产运输工程,作了详细记录,刻印于道光年间,后被法国人翻译成法文本,题名《云南矿产志》。再如近代朱熙人编辑的《云南矿厂志略》,对云南的金属矿,作了认真的研究和叙述,这也是从浩如烟海的地方志和地方资料中摘录出来的,为云南的矿业发展和探矿工作提供了线索。时至今日,方志仍然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从我省近几年古籍阅览的情况来看,古籍部的读者绝大部分是为了解历史事件查阅方志的。无论是查阅方志的读者人数,还是阅览方志的册次,都很多。据统计,方志阅览的人次占古籍阅览总人次的百分比为50.1%,而方志阅览的册次占古籍阅览的总册次的比例为62.7%。从近几年一些学者专著和学位论文的引文情况,也可以看到方志的利用情况。方志在许多学位论文中的引用率很高,最高的达84%,最低的也占36%,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方志的利用较为普遍,同时也说明方志在书稿和论文撰写中所起的作用很大。

  如上所述,方志的利用很普遍,那么利用方志应注意哪些问题呢?第一,详加鉴别,弄清所述资料的朝代。否则,就会张冠李戴,闹出笑话。第二,与相关资料对照使用。使用时要尽可能对比其他资料诸如正史、野史、笔记、谱牒、档案等,相互对比核实之后,方能确认哪些资料可以信赖,哪些资料不能使用。第三,注明版本。很多方志都是一修再修,一版再版。云南省志在明、清两朝修了24次。方志修了几次就有几种版本,版本不同,内容就有差别。因此,在引用方志时一定要注明版本,否则容易造成误会。

  五、方志的开发———数字化与网络化

  长期以来,读者对方志的利用都是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靠手工查阅方志,抄录摘要,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颇不方便。为了节约读者的时间,方便读者更快更好地利用方志,有必要对方志进行现代化的加工、处理,制成书目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地方志的书目数据库是古籍书目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目前正在建立的全国性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大前提下进行,可以借鉴CALl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中心建立联合目录数据库的经验,以我省各馆的书本式或卡片式的地方志目录为基础,按照《汉语文古籍机读目录格式》进行统一的、标准的、规范的著录,建立全省图书馆方志目录数据库,并待机与全国性的方志联合目录数据库相联。

  方志的全文数据库是将所有方志全文录入计算机,制成原文电子版光盘。方志全文数字化的建立可以吸取一些地区古籍数字化的经验。如上海图书馆将古籍善本的全文,以图像形式扫描录入计算机,保留了善本的原本原样,研制出了中国古籍善本查阅系统,开了古籍善本全文光盘制作与服务的先河,也为方志的数字化提供了样板。又如,我国台湾的科研机构建立了汉籍全文资料库,其中就包括方志的全文库。再如,香港迪志文化有限公司与上诲人民出版社联合制作的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更是古籍数字化的一个重大突破,它为方志的全文数据库的建立积累了经验。我省方志的全文数字化可以借鉴这些经验,采用数字照相技术,将方志全文制成光盘。和书目数据库的建立一样,各个图书馆也可以采取联合操作的模式,分工协作,在完成各自独有的方志全文数据库的同时,互相交换数据,直至最终建立全省全国的全文联合数据库。

  方志的书目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即数字化工程完成以后,就可以实现方志的网络化。方志的数字化是网络化的基础,网络化则是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是在各个图书馆完成了各自的数字化工程后,以网络为纽带,将全国性的书目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放在互联网上,在网上传输,供所有互联网的用户共享。方志的网络化实现以后,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家中上网查阅方志资料。不论是检索书目,还是查阅全文,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完成,非常方便。而且将方志资料放在网上,用户还可以复制、粘贴与打印,大大省却了原来手工翻检与摘抄的精力和时间,颇为快捷,从而有效地获取所需要的各种资料。

  总之,云南方志的特性决定了其独有的文献资料价值,也使得它的利用较为普遍。为了方便读者利用方志,就有必要对方志进行现代化的开发,实现方志的数字化与网络化。这应该是今后从事文化学术研究人员必然选择的捷径之路。

  参考文献:

  [1]方国瑜.云南史料目录概说[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方国瑜.云南史料丛刊(13卷本) [Z].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8-2001.

  [3]李肇予.云南地方志书目题解[Z].光电誊印线装六册.

  [4]李小缘.云南书目[Z].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5]由龙云.云南图书馆书目初稿[Z].昆明:民国云南省图书馆铅印本.

  [6]云南地方志资料目录[Z].云南地方志通讯(增刊),昆明: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印本, 1984.

  [7]梁耀武.方志学举要[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8]李景煜.志说[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1995.

  [9]李景煜.云南地方志纂修综述[J].云南社科动态,1997, (3).

  [10]李孝友.编纂地方志刍议[A].中国地方史志论丛[C].北京:中华书局, 1984.

  [11]吴静.云南地方志概说[A].中国地方史志论丛[C].北京:中华书局, 1984.

  On the Value and Utilization of Yunnan Local Historiography

  ZHANG Xiu-hua

  (Library at Lianhua Campus,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093, 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several most important types of Yunnan local historiography and discusses their five features, that is, their local, comprehensive, datum, factual and ethnic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as well as their utilization.

  Key words: Yunnan; local historiography; local historical documents

  【作者简介】张秀华(1969-),女(白族),昆明理工大学莲华校区图书馆馆员,主要从事图书资料管理、民族文献研究。

    1. 劲鼓“廉帆”助跨越
    2. 云南:11月下旬将对10单位进行巡视
    3. 云南多元宗教共处的类型与基本模式
    4. 全力支持云南地震灾区做好抗震救灾各项工作
    5. 国务院办公厅:有序做好支援云南鲁甸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
    6. 国家减灾委、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赶赴云南地震灾区
    7. 煤矿安监局就云南富源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发布警示通报
    8. 云南永善地震已致26人受伤 云南省拨300万元救灾
    9. 崇俭抑奢 展现云南精神
    10. 儒学对云南少数民族哲学的影响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