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治史 >> 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府预算公共化进程
发布时间: 2010-06-08    作者:马蔡琛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06-08
  字体:(     ) 关闭窗口
   政府预算的产生和发展是与现代法治国家同步成长的。然而,观察中国政府预算管理的现状,却往往或多或少地偏离了“涉及所有人的问题,应当由所有人来批准”这一看似浅显却又颇难实践的基本原则。政府预算似乎真的成了“政府自己的预算”,距离“依法用好百姓财”的目标,或许仍旧需要完成某些关键性的跨越。中国政府预算管理的改革,主要呈现为一条以预算公共化为基本线索的路径演化过程,其主要特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渐推渐进

   从制度变迁的策略选择来看,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路径上,我国采取了一条利用已有组织资源推进市场化进程的渐进演化模式。预算公共化改革也同样选择了一条渐进式道路,其典型表现是,各项改革措施先在较小范围内试点,然后再将试点经验向全国推广。

   然而,依据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初始制度选择所形成的锁定效应,将在相当程度上约束着新体制沿着原有路径惯性推进。因此,为化解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的“路径依赖”问题,有必要对公共预算诸环节进行系统化的流程再造。尤其是当前的市场化进程中,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预算公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往往难以“毕其功于一役”,中国预算管理的公共化呈现为渐推渐进的动态演进过程。

   从现实国情出发

   从我国预算演进的发展历程来看,与发达国家预算制度数百年的发展演进相比,在治理水平与技术手段上难免存在较大差距。市场经济国家许多成熟且先进的预算管理技术,是在其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相对稳定阶段、政府职能界定相对清晰的基础上成型的。这种相对稳定的经济发展构架、为政府预算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较为平稳的运行平台。

   而我国尚处于经济运行的市场化转型时期,在相对宽泛且不断调整的政府职能构架之下,预算管理各相关利益主体间的互动影响结构,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因而,中国预算管理公共化路径、具体制度设计与技术手段的选择,都不能盲目照搬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预算管理模式,而一味强求管理手段与技术的先进性。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

   1990年代末之前,中国预算改革的初期,有关预算方面的制度改革与管理创新,大都是由中央政府直接主导的。即由中央政府提供制度供给,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初步构建,单纯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力量来推进政府预算改革,无疑是不够的。一方面,随着财政分权改革的深化,地方政府的利益主体意识逐渐增强,以中央行政力量为主推进改革的实施效果逐步下降。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转型的深化,中央政府渝上而下改革的成本也在不断加大。同时,地方政府因事权下移、财权上移而形成的财政资金压力日显突出,地方政府逐渐认识到,不能消极等待上级政府提供预算管理制度创新的总体框架。因此,在比较制度创新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后,部分地方政府开始率先启动了“如何吃好财政蛋糕”的预算改革。在改革取得成效之后,自下而上被中央政府加以认可,然后再由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将改革经验推广至全国。

   循着这样的演进线索,“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方式的结合,保障了经济转轨时期预算公共化改革的可持续性。值得关注的是,由地方政府发起的预算改革,也大体遵循着这样一种在相对较小范围内“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演进方式,进而扩大到全国范围,依旧体现了类似的发展轨迹。

    1. 解析中国式的"参与式财政"
    2. 基层治理视域下城市社区服务发展的历史思考
    3. 知识创新改变世界进程
    4. 安国俊:金融先行可加快中国企业走出去进程
    5. 以改革为动力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
    6. 扎实推进依法治草护草进程
    7. 加快推进民主政治 进程中的程序化建设
    8. 国际社会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 中国开启改革开放新进程
    9. 收入分配“提低”进程加速 有待出台细化措施
    10. 从全球视阈看现代化进程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