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体制改革史
解析中国式的"参与式财政"
发布时间: 2010-11-01    作者:牛美丽    来源:国史网 2010-11-01
  字体:(     ) 关闭窗口

   2010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高强表示:全国人大今年将强力推进预算公开,要求经过人大批准的政府预算全部公开,其中包括国务院各部门预算。

  公开,仅仅是开始,更重要的是让公众参与公共财政的过程。实际上,一些地方的“参与式财政”改革,已经悄然进行了多年,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未来,扩大公开范围、加强人大审查、推动公众参与、普及相关知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以预见,公共财政的改革,能加强政府与公众的对话、改变政府行为,必将有力地推动民主政治的前行。

  以东部的浙江温岭和西部的四川巴中为标本,解析中国式的“参与式财政”。 

    1. 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应进一步提高
    2. 公共财政航向要框定
    3. 让公共财政更好地服务民生
    4. 公共财政就要公开透明
    5. 公共财政服务推进社区建设
    6. 贾康:宏观形势与公共财政配套改革
    7. 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差异与结构:1998~2009年
    8. “十三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的趋势与任务
    9. 楼继伟:不能把社保缺口完全留给公共财政
    10. 推动应急财政作用有效发挥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