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强调研究中国的现实斗争内容,还强调学习和研究中华民族的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百年的历史,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第一个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
优秀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渊源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考察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首先不能不研究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他从小就酷爱中国传统文化,博览群书,涉猎面极广,不仅用心攻读过“四书”、“五经”等经典古籍,还读了从先秦诸子到明清思想家的著作,以及浩瀚的二十四史和近代时政著作,奠定了他谙熟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还在长沙求学期间,他写过一篇论商鞅变法的作文,老师称赞他“才气过人,前途不可限量”,“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他还精通古代诗词,特别喜欢《楚辞》、唐诗、宋词和元曲,不少诗词曲赋能背诵。对历代古文和古典小说,还有笔记小说和其他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杂书,他不仅广为博览,还能对许多名著娓娓道来,提出自己的见解。他既是有特立独行思想的大革命家,也是博古览今的大学问家。
毛泽东作为成熟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深深懂得中国共产党人既应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又须担当中华文明的传人。他在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用以帮助指导当前的伟大革命运动。1943年整风期间,中共中央指出:“整风运动就是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作为整风运动成果的毛泽东思想,自然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毛泽东攻读过的古代经典文化,特别是历史上的军事、哲学、政治、经济、文化和伦理等思想,都在他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著作中打上了深刻烙印。
从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传统和毛泽东思想作为党成熟后第一代领导的集体智慧看,也都很注重继承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等都有极其深厚的“国学”修养,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时就在探寻如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在参与创立毛泽东思想的那一代领导人中,无一不是熟读中国传统文化书籍接受启蒙教育的。他们既深受中国传统文化进步思想的熏陶,又与时俱进地接受了外来的科学与民主的新思潮,以国家兴亡为己任,胸怀救国济世的远大抱负,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中去。他们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努力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毛泽东思想的创立、丰富和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比如,刘少奇作为党的卓越理论家,其《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著作,没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是写不出来的。他在党的七大作的《论党》报告,就是从纵览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的高度,来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意义的。他认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使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为中国形式”,“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周恩来在长期的统战工作和外交活动中,既坚持原则又求同存异,既灵活处世又和而不同,强调服人以理、待友以诚、立言以信,闪烁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光,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统战理论和外交理论。朱德出身行武,但小时读过私塾,且在戎事之余爱读史籍、谈诗论文,将积累的丰富实战经验作理论的概括,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武装斗争理论。其他一些老一辈革命家对毛泽东思想的贡献,也深透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