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第四阶段:党的十六大以后,对毛泽东思想的宣传、认识和定位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003年是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在这一年里全国各地举行了各种纪念活动,开展图片展、摄影展、座谈会和理论研讨会等等,出现了对毛泽东生平和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宣传、研究的新高潮。为纪念毛泽东诞辰l10周年,学术理论界这一年推出的重大成果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撰写和编辑的《毛泽东传(1949--1976)》、《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等图书。影视界也推出新巨著,大型文献纪录电影《走近毛泽东》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继l983年毛泽东诞辰90周年摄制的《毛泽东》、1993年毛泽东诞辰l00周年摄制的《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后,在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之际与中央文献研究室、北京多种空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又一部纪念毛泽东的影片。关于该影片其导演艾辛评价道:《走近毛泽东》既发挥了中央新影厂珍贵的历史资料的优势,又充分地发挥了电影表现手段的优势。该影片和过去的文献片相比,更加注重电影蒙太奇的手段、讲故事的手法,并充分地运用音乐、效果,从而再现伟人风采、表现伟人性格,使画面、音效、解说有机地成为一体。通过这样一部崭新视角的影片,让人们用新世纪的眼光去感悟历史、感悟领袖、感悟人生,促使人们不知不觉地去思考。
党中央也充分利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的历史契机,推动刚刚写进党章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学习和贯彻,这是党的十六大之后理论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和倾向。2003年12月26日党中央隆重举行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始终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
党的十六大以后,一方面全党在宣传、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另一方面,随着实践的发展,新的理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党中央先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重要思想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不是同一层次关系,如何提炼、概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成为理论宣传战线和学术界一时热议的话题,也是一个让人困惑和棘手的问题。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概念,把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飞跃过程中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并列起来;把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层次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框架内。这种科学界定,化解了党的十六以来思想理论界对党的指导思想表述文字过长、不利于宣传工作开展的困惑。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8],她还将继续统领今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理论创新成果。
党的十七大刚一结束,全党全国范围都在开展大规模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各种报告、宣讲、研讨活动,推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深入贯彻和全面普及。改革开放30周年—2008年无疑将是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宣传、学习的丰收年。
以上四个阶段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毛泽东思想宣传和学习的一个粗略过程。今后,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和学习将仍然是全党全国人民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任务。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迅猛发展,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不断丰富,毛泽东思想仍将发挥其指导思想的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57,159.
[3][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l994.162,171—172.
[5]韩荣璋.毛泽东思想研究在中国[M].重庆:重庆出版社,l993.186.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l993.300.
[7]难忘的七百个日夜塑建毛泽东铜像的前前后后[R].三湘都市报,2003—12—26.
[8]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