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党的建设
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战胜强大的敌人,基本地是依靠了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9]因此,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对于中国革命的胜利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毛泽东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毛泽东强调,必须密切地联系着党的政治路线来加强党的建设,通过端正党的思想路线,来保证制定和贯彻执行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
毛泽东特别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提出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经常注意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他指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他针对历史上党内斗争中存在过的自由主义即放弃思想斗争的右的倾向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左”倾错误,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确方针,强调在党内斗争中要达到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他创造了在全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
正是在毛泽东建党思想的指导下,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把自己锻炼成了一个政治上成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政党。
总之,“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10]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运用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去进行革命斗争,是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人民共和国。毛泽东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纲领。”[11]
由于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因此,这个人民民主专政是首先在局部地区而且主要是在农村地区建立起来的,而后才逐步推广到更大的范围,以至最后成为全国性的政权。
当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推广到全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时候,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就取得了基本的胜利。这样,中国共产党就把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的任务,提上了工作的日程。
我们知道,进入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富裕。经过长时期的斗争,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28年的斗争,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立为标志,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上实现了;在这之后,中国仍然面临着捍卫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巩固人民解放成果的严重斗争,这是一刻也不能忽忘的。但所要解决的已经主要是国家走向繁荣富强即实现现代化的问题了。新中国的创建,为中国人民集中力量进行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政治前提。而中国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了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使国家臻于繁荣富强、人民到达共同富裕的境地。
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时候,毛泽东曾经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12]建设新世界,比起破坏旧世界来,这是一个更加伟大、更加艰巨的事业。正因为如此,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取得全国政权,这并不是革命的结束,而只是一场新的更加漫长的战斗的开始。“比如走路,过去的工作只不过是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13]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将担当起领导全中国人民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经过顽强的努力去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任务。
(《中国共产党史稿(1921-1949)》第五卷《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
[1]《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2]《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页。
[3]《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3页。
[4]《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5, 1513页。
[5]《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2页。
[6]《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5页。
[7]《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73页。
[8]《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13页。
[9]《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13页。
[10]《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0页。
[11]《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0页。
[12]《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9页。
[13]《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