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荣诞生及其伟大意义
发布时间: 2010-03-09    作者:沙健孙    来源:《毛泽东与新中国建设》 2010-03-09
  字体:(     ) 关闭窗口

  二   中国人民革命发生和胜利的原因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1949年8月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题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的白皮书。

  美国政府是国民党统治集团的主要支持者。国民党政权的崩溃、中国革命的胜利,宣告了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彻底失败。这个情况,在美国资产阶级统治集团中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一些人为此而对美国当局提出了严厉的指责。美国政府是为了“脱卸责任”才发表白皮书的。国务卿艾奇逊在为发表白皮书致总统杜鲁门的信中无可奈何地说:“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无可避免的。在我国力所能及的合理的范围之内,我们所做的以及可能做的一切事情,都无法改变这种结局;这种结局之所以终于发生,也并不是因为我们少做了某些事情。这是中国内部各种力量的产物,我国曾经设法去左右这些力量,但是没有结果。”正是为了“脱卸责任”,美国国务院发表的白皮书叙述了中美关系的历史发展,特别是美国政府实施扶蒋反共政策反对中国人民终于遭到失败的经过。书中充满了对于中国人民及其革命斗争的污蔑和诽谤,但它也公开暴露了若干反革命的真相,在客观上成了它的侵华罪恶的一篇自供。8月14日至9月16日,毛泽东为新华社写了《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唯心历史观的破产》等5篇对于白皮书的评论,揭露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帝国主义本质,并对中国人民革命发生和胜利的原因作了理论上的说明。

  艾奇逊在他的信中首先试图从中国的经济状况和思想状况去说明中国革命的发生。不过,“在这里,他讲了很多的神话”。

  其一,艾奇逊说:“中国人口在十八九世纪里增加了一倍,因此使土地受到不堪负担的压力。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国民(党)政府之所以有今天的窘况,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它没有使中国有足够的东西吃。中共宣传的内容,一大部分是他们决心解决土地问题的诺言。”按照这个说法,中国是由于人口多了,饭少了,所以才发生革命的。

  从现象上看,事情似乎是这样。中国人民由于被推到了饥饿和死亡的边缘上,才被迫奋起抗争的。问题在于,是什么原因把他们推向饥饿和死亡的边缘上的呢?是人口过剩吗?不是。我们知道,人口规律是社会规律,不同的生产方式有不同的人口增长规律和过剩人口增长规律。旧中国确实存在着人口过剩的问题。只是这种人口过剩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这种相对的人口过剩,是由于当时占支配地位的反动的、落后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为什么在国民党统治区,广大人民陷人了饥饿的境地,这里的社会秩序动荡,群众反抗现存政权的斗争不断发生;而在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却能够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那里的社会秩序稳定,人民与政府亲密无间呢?这是艾奇逊的“理论”所无法解释的。

  其二,艾奇逊说:“十九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突破了中国孤立的墙壁,把许多新思想带了进来。这些新思想发生了重要作用,激起了骚动和不安。”

  在这里,艾奇逊把事情的因果关系从根本上弄颠倒了。事实上,“不是什么西方思想输人引起了‘骚动和不安’,而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引起了反抗”。[3]中国人民正是由于在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之下感到了亡国灭种的现实威胁,陷人了饥寒交迫和不自由的境地,才“骚动与不安起来”,才被迫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去寻找救国的思想武器和政治方案的。这些西方思想的传入,在一个时期内确曾对中国人民起过某种启蒙的作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是以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作为思想旗帜的。但是这些东西也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一样,软弱得很,它们并不能帮助中国人民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并且很快败下阵来,宣告破产了。中国人民的斗争,并不是在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旗帜下,恰恰相反,是在否定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之后,才具有波澜壮阔的伟大声势,走上胜利发展的康庄大道的。

  显然,作为中国人民革命的敌对力量,艾奇逊不愿意也不可能对中国人民革命发生和胜利的原因作出切合实际的说明。

  中国人民革命是怎样发生和胜利的呢?毛泽东指出,这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的。

  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的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走上了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的历史时代。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一步一步地加紧了对于中国的侵略。“为了侵略的必要,帝国主义给中国造成了买办制度,造成了官僚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刺激了中国的社会经济,使它发生了变化,造成了帝国主义的对立物—造成了中国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而特别是造成了在帝国主义直接经营的企业中、在官僚资本的企业中、在民族资产阶级的企业中做工的中国的无产阶级。为了侵略的必要,帝国主义以不等价交换的方法剥削中国的农民,使农民破产,给中国造成了数以亿万计的广大的贫农群众,贫农占了农村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为了侵略的必要,帝国主义给中国造成了数百万区别于旧式文人或士大夫的新式的大小知识分子。”这样,帝国主义就在东方造成了两类人,一类是少数人,这就是为帝国主义服务的洋奴;一类是多数人,这就是反抗帝国主义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从这些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所有这些,都是帝国主义替自己造成的掘墓人,革命就是从这些人发生的。[4]

  由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在中国的极端残暴的反动统治,将全国各阶层人民推向了饥饿和死亡的界线之上,因而就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处于团结自救的地位,因为对于他们来说,除了斗争,再无出路。这就是说,中国人民革命的发生和发展,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的。

    1. 人民炮兵的创建与奠基(1949—1956)
    2. 新中国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3. 新中国70年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制度的历史实践与探索创新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性变革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发表联合公报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孟加拉人民共和国联合声明
    7. 中国政府治理模式变迁的历史考察
    8. 浅谈国史研究中的史料问题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根廷共和国联合声明
    10. 中美上海公报的产生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