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 特别推荐论文
肖钢:民族金融业在辛亥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发布时间: 2011-10-27    作者:肖钢    来源:中国网 2011-10-27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国银行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辛亥革命伟业中

辛亥革命之前,中国近代民族金融业在强大的外资银行势力下艰难萌芽,陆续成立了20家本国银行。其中,清政府的国家银行——大清银行是最大的银行机构,设有分行21家,分号35处,基本覆盖了全国主要城市。武昌起义后,大清银行除上海分行外其余分支机构纷纷停业。上海分行经理宋汉章为支持革命,将广肇会馆所存的规元50万两转交孙中山,解了革命党人的燃眉之急,为临时政府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1912年1月初,大清银行商股联合会上书孙中山,建议“就原有之大清银行改定名称,重新组织,作为政府的中央银行”。孙中山立即予以批准,并要求“先行开办,克期成立”。1912年2月5日,距离中华民国成立仅1个来月,中国银行就在上海原大清银行的旧址上正式成立,立即承担起了巩固新生政权、服务经济民生的历史重任。

一是收兑军票。南京临时政府在中国银行成立当日即发布公告,决定发行南京军用钞票,并明确本钞票自发行之日起,经3个月后可持票到中国银行兑换通用银圆。临时政府共发行了500万元军用钞票,到1912年10月,中国银行基本收兑完毕。1913年8月1日,中国银行在《申报》发布消息:“民国元年南京政府发行军用钞票五百万元,由上海中国银行陆续代为收回,已达四百九十九万九千八百三十九元,其尚未收回之一百六十一元,统限至阳历本年九月底止一律兑现。”军票如期收兑,不仅在资金上给予新政府以巨大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树立了新政府的信用,有力地稳定了军心和民心。

二是发行货币。中国银行成立后,为满足市场流通的需要,立即将大清银行向美国订印但尚未签字的1元、5元、10元三种钞券,加印“中国银行兑换券”和“中华民国元年”字样,加上图章、签字和地名后发行。同时委托美国钞票公司印制有“中国银行”字样的新钞。新钞发行后,财政部、外交部立即“通咨京外各机关……京津沪宁之汇兑,公私机关之划拨,不必事事仰赖外国银行矣!”据美国钞票公司记录,1912、1913两年中国银行共印制各种票面兑换券4450万张,面值22170万元,陆续投入市场,全面替代了原大清银行兑换券的地位,对恢复和稳定金融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三是代收税款。中国银行成立后,新政府即通告上海海关税务司将税款改归中国银行经收。后来中国银行又与总税务司商定,凡海关所在地有中国银行的,均由中国银行代收关税。到1915年,中国银行共接收各地关税21处、盐税39处、各省金库15家,经收税款1.3亿元,占当时全国税收50%以上。

四是代销公债。1912年1月8日,南京临时政府经临时参议院议决并经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批准,发行军需公债1亿元。1月31日,尚在筹备中的中国银行即在上海各报纸刊登广告,经理出售。此后在历次公债发行中,中国银行均是主要的经募人。

五是服务民生。中国银行在履行中央银行职能的同时,积极开办存、贷、汇等商业银行业务,服务社会民众,支持经济发展。当时上海的外国银行和钱庄只对银两存款计息,居民手中的银元无法生息。中国银行则将银元存款视同银两,照给利息。对于存户以银两换银元或以银元换银两的,中国银行一律不收手续费,汇款时也减收汇费。中国银行的服务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各项业务快速发展,1912年存款总额达到22544万两,贷款总额达到26384万两。1913—1915年存、贷款业务更是逐年倍增,充分发挥了融通社会资金、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可以说,以中国银行为代表的民族金融业,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和新生政权的巩固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历史性时刻发挥了必不可少的作用。

    1. 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现代化
    2. 2011年中国史学界热点一瞥
    3. 朱佳木:把辛亥革命开启的中华民族复兴大业进行到底
    4. 多维视野研讨辛亥革命
    5. 《辛亥革命福建英杰图志》序
    6. 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大会9日将在北京隆重举行
    7.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举行 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
    8. 朱佳木:用辛亥革命史的研究和出版推动中共党史和共和国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9. 用辛亥革命史的研究和出版推动中共党史和共和国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10. 推动“区块链+金融”研发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