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专家解读
学习习近平人民政协新思想新部署新要求的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 2017-09-13    作者: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17-09-13
  字体:(     ) 关闭窗口
  作者: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 柴俊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进一步加强对人民政协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专门就政协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批示,科学回答了人民政协事业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内涵丰富、思想深邃、说理透彻,为做好新形势下的人民政协工作,明确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工作一系列新思想新部署新要求,对于我们正确把握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充分发挥优势作用,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认真履职尽责,团结带领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好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对正确领会“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具有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全体会议期间,提出了“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重要论述。这是新时期人民政协和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的根本遵循。“懂政协”是前提,“会协商”是根本,“善议政”是方法。“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特征。深入学习、领会和践行“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重要论述,是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懂政协”实质是对人民政协的认知程度。在政治上“懂”。政治性是人民政协的首要属性。人民政协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讲看齐。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政治原则,也是政治规矩。必须始终把增进思想政治共识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始终与党委同心同德、同向同行,把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的履职行动。在政协性质上“懂”。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表明了人民政协统一战线平台的属性;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表明了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平台的属性;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表明了人民政协发扬民主平台的属性。从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我们更加理解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二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也更加理解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协商议政是人民政协的职责所在。
  “会协商”体现了人民政协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越好。协商的前提是会谋划。谋划协商工作,要坚持“准、精、深、实、效”的指导思想。重点协商、民主监督、调研视察等计划安排,要准确对接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数量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深入调查研究,抓好工作落实,努力达到党委政府满意、人民群众满意、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满意的成效。会选题。只有准确把握履职的重点方向,选准选好协商议题,协商才能得到党政重视,成果才能得到采纳使用。会搭台,政协的职责就是搭好平台,让各党派团体、各界别和广大政协委员,在协商民主的大平台上议政建言。
  “善议政”展现了人民政协的能力水平。人民政协“议政不行政、献策不决策”的特点就决定了要善用“话语权”,发出好声音。“议”是重心、“善”是要求,不是漫无目的泛泛而谈,也不是只唱赞歌不提意见的敷衍了事,而是要把“懂政协”的基础、“会协商”的理念和本领,融入体现在“善议政”的实践中,以言建功,服务国计民生,服务党政决策。站得高,善于谋全局议大事。“为一身谋则愚,而为天下谋则智。”作为政协委员,看问题、办事情要努力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想得深一些,时时想大局,处处顾大局,主动把政协工作放到党委、政府全局工作中去谋划、去推进。议得专,善于建真言献良策。政协是由界别组成的,各界别的委员大都术业有专攻,其中不乏有造诣的专家、学者,这是人民政协议政建言的优势所在。政协议政建言,要在“专业”上下功夫。建言献策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专,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努力提出让党政领导眼前一亮的对策建议。说得实,善于用好政协话语权。要善于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建言建在需要时、议政议在点子上、监督监在关键处。
  二、对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具有凝聚意义
  2016年1月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指出:“人心向背、力量对比决定事业成败。我们提出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的方针,就是着眼于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的同心圆。”在社会政治领域,最大公约数理念要求在面对利益格局多元、价值取向多样的复杂局面时,最大限度地寻求利益共同点和共同价值观。习近平关于最大公约数的论述是一个立意深远、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有机整体。凝聚起13亿多人的共识,就能筑起世界上最美丽、最坚固、最长久的发展道路,直通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殿堂。
  以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对人民政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务越艰巨,越要求提高工作艺术;利益越多元,越要求统筹兼顾;思想越多样,越要求求同存异。要以高度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实现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型和修养素质的提高。
  人民政协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团结的面有多大。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指出:“如果我们不善于依靠人民群众,不善于同党外的人员合作,那就无法把工作做好”。在2015年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把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摆在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努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营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以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要从工作对象群体的有效覆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有效作为、联系交友的有效落实方面着手。
  人民政协作为社会发展人才库、国家决策智囊团、统一战线粘合剂,紧紧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开展工作,聚焦改革与发展履行职能建言献策。越是在改革攻坚期、发展关键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越需要发挥人民政协联系群众广泛、各方人才荟萃的优势,越需要政协委员积极履职、参政议政,在协商民主的舞台上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更有效地凝聚共识、汇聚力量。要不断提高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质量,最大限度集中民智,保障公民有序参与政治,以更加主动、更富创造性的协商民主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推动形成全国上下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民主协商氛围,以开阔的胸襟、平等的心态、民主的作风,鼓励不同意见交流和讨论,容得下不同意见,听得进逆耳之言,形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氛围,真正通过协商出办法、出共识、出感情、出团结。
  三、对改进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领导具有创新意义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人民政协成立60多年来,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党始终支持人民政协依照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运用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为实现党的总目标、总任务服务。可以说,人民政协在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伟大实践中,走过了辉煌历程,建立了历史功勋。人民政协有力保障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和党的执政,关键在于党始终成为人民主心骨,始终是人民的共同选择。人民政协顺应人民群众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的趋势,有序扩大社会各界政治参与,既反映多数人的普遍愿望,又吸纳少数人的合理主张,可以保障最大限度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人民政协有力促进了科学民主决策。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在政协平台上,在平等、宽松氛围中,党委、政府就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开展协商讨论,广开言路、广集众智、广求良策,促进作出符合实际、贴近民意的决策。人民政协有力推动了党执政方式的改进。党委、政府在政协同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协商的过程,就是听取不同观点、吸收建设性意见的过程,体现了党对人民意愿和人民权利的尊重,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推动了党的执政方式的改进,保证了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中国共产党各级党委要把人民政协政治协商作为重要环节纳入决策程序,会同政府、政协制定实施协商年度工作计划,对明确规定需要协商的事项必须经协商后提交决策实施。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完善民主监督的组织领导、权益保障、知情反馈、沟通协调机制。推进人民政协参政议政更加深入务实开展,委托政协开展重大课题调研,邀请政协委员参与重大项目研究论证,完善参政议政成果采纳落实机制,更好发挥人民政协建言资政作用。重视政协领导班子建设,改进委员产生机制,真正把代表性强、议政水平高、群众认可、德才兼备的优秀人士吸收到委员队伍中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统一战线内部结构变化,深入研究更好发挥政协界别作用的思路和办法,扩大团结面、增强包容性,拓展有序政治参与空间。
    1.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基本依据
    2.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重要作用
    3. 以新思想引领政协发挥新作用
    4. 扎实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建设
    5. 坚持党的领导是政协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6. 关于巩固人民政协共同政治基础的几个问题
    7. 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开拓奋进
    8. 切实履行好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职能
    9. 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人民政协的新思想
    10. 支持和保证人民政协依章程进行民主监督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