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八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军事技术合作
发布时间: 2011-10-18    作者:姬文波    来源: 2009-11-18
  字体:(     ) 关闭窗口

  1980年3月,英国国防大臣皮姆访华,两国军队领导人将中英合作改装051S工程列为双方军事技术合作的重点。1981年6月,中英双方确定了051S型防空驱逐舰改进设计方案:采用高干舷甲板船型,正常排水量达到了四千吨,装备重型“海标枪”区域防空导弹,使051S型舰具有一定的海上编队区域和较强的单舰防空作战能力。1982年11月,经过长期艰苦谈判,中英合作改装051S型舰工程合同在北京初步草签。按照这个合同,在英方的协助下,中国海军将先行改装2艘051S型舰,随后自行改装剩下的6艘后续舰。1983年1月,在对引进合同进行最后审查的联合评审会议上,中国船舶总公司和航天工业部力举马岛战争中英国42型驱逐舰的表现欠佳,据理力争,表示可以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在相同时间完成国内自行研制,达到相当技术指标,而经费只需引进合同一半。更为不利的是,当时的国策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军事发展步伐则无法避免的要放缓。而且还有一个香港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我们也不想被英方捏住把柄,国际形势变化之下中英的蜜月之旅也就此结束了。经过综合考虑,1983年2月,中国政府决定将资金用于自行设计新型驱逐舰的发展,051S合同最终未获批准自动撤销。《051型导弹驱逐舰的发展历程》,载于《战场》2002年第3集。

  在陆军武器装备方面中国也从英国引进了许多技术。最重要的就是“三七”系统的引进。1978年3月7日,经邓小平亲自拍板,中国与英国正式开始了引进L7型105mm线膛坦克炮及弹药全套生产技术的谈判。引进合同在国内被称为“三七”工程,共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引进项目包括:105mm线膛高膛压坦克炮和全套弹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榴弹、碎甲弹)、战斗室灭火抑爆系统、8000型电台和VIC—1车内通话器。第二期引进项目包括:扰动式简易火控系统、身管热护套、夜视观瞄设备等。这个项目意义重大,对中国陆军主战装备的发展影响深远,“在坚持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发展我国坦克工业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使我们跨越了某些传统技术的发展阶段,装备科研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加快了更新换代的步伐。随着先进技术的采用,我军装甲兵一方面对现有装备进行技术改造,其火力、火控等方面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可与国外先进坦克装甲车辆相抗衡;另一方面,为研制新型主战坦克和配套装备奠定了基础,装甲兵装备科研开始了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莫文骅中将回忆录》第十六章,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与法国的军事技术合作也进展顺利。法国积极推动对中国的军事技术出口。1978年,法国巴黎航展的举办单位邀请中国空军派代表团赴法国参观。航展之后,法方又来华积极向中国推荐幻影—2000飞机。1982年我国确定组团对幻影—2000飞机进行详细考察。代表团包括领导机关、工业部门、空军机关、研究所的同志,由空军副参谋长姚峻任团长。代表团有葛文墉和蒋德秋两名飞行员,准备对幻影—2000进行试飞考察。代表团到了有关厂所进行了考察。6月16、17、18、21日,两人驾驶幻影—2000B共试飞了7架次。这是中国空军第一次亲身接触先进的第三代战斗机,为中国空军和航空工业全面了解第三代战斗机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葛文墉:《飞行札记》,蓝天出版社2004年版,第324页。1982年我空军试飞员试飞的幻影—2000B型战斗机虽然只是幻影—2000系列战斗机的初期型号,但在当时我国试飞员及相关行业的科研人员的感受可以用“震撼”二字来形容,让长久以来一直使用俄系武器的我空军高层对当时西方国家的先进科技有了更进一层的认识。虽然法国出售幻影—2000的意愿很强,但毕竟不便宜,而我国当时刚刚进行改革开放,国家财力有限,所以这桩交易最终未能实现。

  法国人还极力向中国推销“米兰”、“霍特”反坦克导弹和武装直升机。他们又是邀请中国去法国参观访问,又是来华进行实弹射击表演。《国产第二代反坦克导弹的研制内幕》,《兵工科技》2008年第4期。

  1985年11月,海军司令刘华清访问法国和美国。期间,会见了法国国防部武器装备部、航空总局和汤姆逊、马特拉、纳富科等公司的领导人,他们详细介绍了生产的武器装备情况,表示愿意发展与中国的合作。《刘华清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版,第518页。不久,中国与法国签订了多项海军装备方面的引进合同。

  此外,中国与意大利、联邦德国、瑞士等国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军事技术合作。

    1.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世界银行对中国的两次考察及影响
    3. 欧阳雪梅:胡乔木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的贡献
    4. 改革开放初期党应对执政考验、化解执政风险的经验与启示
    5. 改革开放初期的陈云与邓小平
    6. 王蕾:改革开放初期陈云强化党内监督的思想及实践
    7. 王蕾:陈云与改革开放初期的执政骨干队伍建设
    8. 俄媒详解中国军工进步 俄造船厂相比只能哭泣
    9. 国防部答记者问:中国军队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