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论点荟萃
警惕国外强加到中国头上的5个谬论
发布时间: 2010-08-24    作者:刘水明 明金维等    来源:新华网 2010-08-24
  字体:(     ) 关闭窗口

西方又唱“中国崩溃论”为做空中国造势

  以悲观预测闻名的国际投资分析师麦嘉华,面对美国彭博新闻社发表了一番有关中国经济的高谈阔论:“泡沫化的信号全都出现了,无论如何,中国经济都将放缓,甚至是在未来9-12个月内崩溃”。

  当很多人都惊叹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时,麦嘉华并不觉得自己是个另类。近期,随着中国紧缩房地产业,A股市场的大幅跳水,通胀预期的逐渐升温,国际上看空中国经济的声音突然增多。以麦嘉华为代表的一批国外经济学家和对冲基金经理,纷纷加入到“中国经济崩溃论”的大合唱中。有专家认为,时隔10年后,“中国经济崩溃论”再度浮出水面,背后有着复杂的利益因素,不排除某些投资者正在利用看空中国的声音来布局做空中国。

  今年年初,有关“中国经济站在悬崖”的论调开始在一些西方媒体露头。进入四五月份,这早以不算“新闻”的旧调子愈发高涨了起来,麦嘉华、詹姆斯·查诺斯、肯尼斯·罗格夫等几位西方大腕级对冲基金经理及经济学家,集中向中国经济的“软肋”开火。

  华尔街著名对冲基金经理查诺斯声称,中国飙升的房地产业,是由大量涌入的投机资本支撑起来的,中国的情况比“迪拜糟糕1000倍,甚至更严重”。他甚至怀疑,超过8%的经济增长,“是中国伪造”的。香港对冲基金“独立战略”总裁大卫·罗奇近日指出,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的中国目前已“站在悬崖边”,“面临着银行大规模放贷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冲击”。

中国为什么能远离“崩溃论”

  像“中美共同体”和“G2”这样的新造词在西方主流媒体中的不断出现,常常使人们觉得,中国作为不断崛起的大国将与美国平起平坐。显然中国还没有具备那样的实力。不过,30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它在当今全球经济下滑中的强劲表现,可使世界重新审思其保持活力的秘诀。然而,中国当前的这条成功发展道路得来不易。在寻求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时,中国共产党曾历经坎坷,应对无数挑战。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间,有人不断质疑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社会主义国家面临崩溃的危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就有人曾怀疑一个代表无产阶级,而且大部分成员由农民组成的政党能否领导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

  国民党内的一些人曾认为:红色中国很快就会崩溃,因为它的领导人无法养活5亿人口,同时,红色政权缺少执政经验,对如何建设现代化工业强国所知甚少。

  中国随后的发展遭遇了严峻考验,其中包括朝鲜战争、“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在众多挑战中,历时10年的“文化大革命”的确几乎将中国推向崩溃边缘……

  在冷战期间,中国的生存还受到了当时的霸权主义国家的威胁,它们计划对中国发动核突袭。

  但是中国生存下来了,并且在今后创造了发展的奇迹。

  政治学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事实上,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包括其后的“大跃进”、“文革”等时期,对于外部世界关于“中国即将崩溃”的判断,中国并没有一个个去反驳,当时中国和西方处于对峙的局面,中国相对封闭,更注意在内部解决自己的问题。

  另外一些学者认为在那个时候中国已有能力发展自己的核武器和远程弹道导弹体系,而且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建成了基本的工业体系,这使得中国逐步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1978年,中国重塑了自己的前途。自此,世界格局也随着中国的崛起而悄然发生改变。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的改革家将中国的大门向全世界敞开,制定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再一次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尽管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中国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从未消退。

   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在北京的政治风波让西方世界认为这将是红色政权即将解体的征兆。

  而1991年苏联的解体使西方人更加怀疑中国坚持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在1994年发表文章《谁来养活中国》,描绘了一幅惨淡的情景。他认为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将不可避免地出现粮食供应紧张等问题,而这将引起国际社会的混乱,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再一次引起了西方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质疑。一些学者认为“僵硬而脆弱的中国国企”会在入世后不堪一击,从而引起全国性的恐慌。

  在中国工作过20年的美籍华裔律师章家敦预测:中国将在短时间内崩溃。

    1. 温家宝:战胜贫困 共享人类发展成果
    2. 加强核安全应趋利避害
    3. 【海外版】叙利亚局势能否化“危”为“机”
    4. 朝鲜经济状况与改革前景
    5. 同化,国际社会说不!
    6. 冯永锋: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国医改
    7. 中国代表呼吁国际社会为缓和叙利亚局势创造条件
    8. 共生性国际社会中的中国追求
    9. 国际社会应同舟共济
    10. 中国道路·中国奇迹·中国影响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