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科建设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的发展和成果
发布时间: 2010-07-19    作者:武力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2010-07-19
  字体:(     ) 关闭窗口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研究特点和阶段划分

  中国现代经济史或者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的真正起步和繁荣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此前,虽然薛暮桥、许涤新、沈志远、吴承明、赵德馨等人已经开始研究新民主主义经济,研究社会主义改造,研究新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但是这种研究更多地是从当时社会变革和经济工作需要而进行的。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党和国家需要认真总结过去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因此从1978年开始,研究革命根据地和新中国前29年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逐渐成为当时党史和经济史研究的热点。30多年来,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段。

  (一)20世纪80年代为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抢救历史资料和总结经验并重,以国家成立的有关机构和各部门成立的专职机构为主体。这个阶段,由于有一大批从事经济工作的老同志从领导岗位退了下来,他们认为有责任、有义务总结自己亲身经历的历史经验,而且有关机构也认为时不我待,必须抓紧进行。这个时期的科研工作和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牵头搜集整理出版的系列有关经济史的历史文献,例如多卷本的有关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历史资料;二是由财政部等单位牵头搜集整理出版的大量有关革命根据地的财经历史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一批研究专著;三是由《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牵头组织各有关经济部门编写出版的《当代中国》丛书有关经济各卷及其大量的副产品(如资料选编,大事记等)。

  (二)20世纪90年代为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以研究为主的相对沉寂的阶段。一是经过十多年的历史资料搜集和整理,80年代提出的任务已经逐步完成,而且当时退下来的大批顾问和老同志年事已高,没有精力再继续深入开展研究;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确定为改革和发展目标,这与80年代改革是围绕着如何完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而展开已经不同了,因此许多人认为时过境迁,历史经验已经没有多少借鉴和指导作用了;三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实的迫切需求,使得党、国家和有关研究机构,甚至个人关注重点从历史研究转移到现实问题研究,甚至直接改行从事实际经济工作。

  (三)新世纪头10年为第三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有关中国现代经济史的研究打破了20世纪90年代的沉寂,重新成为经济学,特别是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热点。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在新世纪的回暖,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促成的。

  一是经过20多年的“西学东渐”,西方经济学广泛传播,已经为人们所熟知,对经济学界来说,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运用经济学知识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服务,这就需要了解中国的国情。而历史是了解现实的“钥匙”,加上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际影响越来越大,因此不仅国内学者,而且国外研究中国经济的机构和学者,也开始从事经济史的研究,甚至许多过去研究古代和近代经济史的学者也将研究重心转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这又反过来影响了国内的经济学界。二是对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来说,任意改行的成本和风险也越来越高,迫使研究人员要有创新,而经济史研究还是一个创新空间非常大的领域。三是国家提高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视程度和资助力度,不仅马克思主义研究在教育部被列为一级学科,而且大力扶持高校和研究机构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发展。同时中宣部设立了马克思主义工程,这些都使得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重要领域的经济史繁荣起来。四是经过20年的整理和研究,国内权威机构出版了一大批有关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等领袖人物的文集、年谱和传记,为研究的深入创造了条件。

  这个阶段的研究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研究队伍由20世纪80年代以国家专门机构为主,经过90年代的相对沉寂逐渐转向以高校为主;二是研究的热点几乎遍布各个方面,对许多问题的研究拓展到微观和个案的实证分析,呈现出明显的不断深入趋势;三是研究理论和方法也比过去多样,由于有越来越多的哲学、经济学、社会学专业的学者进入到经济史研究领域,他们带来了许多新的理论、方法和视角,改变了过去研究方法多以叙述和归纳为主的局面。

    1.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理论的创新发展
    2. 周进 龚云: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成就与经验
    3.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与成就
    4.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制度逻辑与治理思维
    5.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模式
    6. 孙代尧:从世界历史视野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验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的演变
    8.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之路
    9. 路径与特征:改革开放40年中国期刊业发展回望
    10. 中国文化扶贫四十年:从专项扶贫到精准文化扶贫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