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些外国人说中国“崛起”了,说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就是一个例证,它可以真实地记录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有关中国的国际地位,我个人从来没有用过“崛起”一词。根据我上中学时语文老师的讲解, “崛起” 这个词似乎含有点突然性和排他性的味道。而中国实力的明显增长是靠那么多老百姓和知识分子在中央领导下团结奋斗,用一点一滴的辛勤汗水和心血逐步积累起来的,是一个和平发展的过程,属水到渠成,对别国有利无害,有帮助无威胁。
要了解中国在世界上究竟处于什么地位,就要了解国际形势,也要了解别人怎么看我们,然后自己客观把握,不管外国人怎么“赞扬”或者相反。
上海世博会是一个认识自己和别人的机会。这个机会对中国来说,来得太迟了。比如英国首次举办是1851年,法国是1855年……我们尤其要珍惜,要“以世博会为鉴”。世博会像一本书,多翻翻读读,可以较方便地学习到别人的一些长处和对自己有用的经验教训。比如,以邻国日本和印度为例,可以更深入地认识我们综合国力的迅速上升及还存在的差距。
2009年10月,日本经济出现了13个月以来首次正增长。鸠山由纪夫首相当时在会见我友联会代表团时冷静地表示,“增幅太小,也还不稳定”。他的话带有忧患意识。实事求是地看,日本国土面积是中国的1/26,人口不到我们的1/10。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机构数据,2009年日本的GDP是5.08万亿美元,中国则是4.9万亿美元,按人均算差距仍较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我们提倡科学发展观,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发展绿色经济,日本设计制造的汽车,平均每升油能比美国等国设计的汽车多跑20%的路;日本炼一吨钢用的淡水大约是美国的1/3。另外,日本2008年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世界最长寿的国家,人均期望寿命超过82.5岁,妇女达到85岁多。目前,我们人均期望寿命是73岁,同日本相比还有差距,尽管同1949年相比增加了一倍还多。
世博会提倡科技、绿色。在国内,上海在节能减排方面是相当先进的。上海市要求2010年的新建大楼设计必须比2005年节能50%、减排50%,否则不能开工;又如,上海世博会强调绿色和低碳。据悉,园区内的交通做到了碳零排放,太阳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4.5兆瓦,是亚洲最大的光伏建筑并网发电系统,长达一公里的世博轴是低碳、环保走廊。各国在低碳环保方面也给出了很优秀的答卷,上海和全国可以从中直接获益。
印度的发展也值得认真观察。它是发展中国家,但潜力很大。印度比较重视教育,在发展中国家中较早做到了大学生毛入学率17%。另外,它提倡科学技术发明创造,有较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听说这次世博会将展示250多项新科技、新能源探索的成果,是否也遇到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呢?我们和印度可以互相借鉴。
很多人希望我们的外交可以“强势”一点,但真正的“强”应该摆事实,讲道理,讲平等,千万不要情绪化地看待“强”。每个从事外交活动的人,都像是祖国的一张名片。根据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看世界,要更多地看外国,尤其看发展中国家、非洲国家的优点。上海世博会有1亿美元专项基金资助发展中国家参展,惠及120个发展中国家,这就是“强”; 2008年我们抗震救灾,提高了党、政府和军队的威信,这是中国外交事业在国内问题上得到的巨大支持,这是真正的 “强”;通过申办和举办上海世博会, “中国看世界,世界看中国”,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广泛结交平等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这也是真“强”。
我体会,谦虚谨慎的本质就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有机综合。我们说自己是发展中国家是真实的、诚恳的。我们要为13亿多中国人民又好又快地发展。
国家实力和每个公民的日常劳动和发明创造分不开。不管哪行哪业,在祖国面前我们都是孩子,在知识面前都是学生。要共同奋斗,坚定地走和平、科学、和谐发展的路。希望上海世博会成为我国发展的新起点。
像首次成功举办奥运会一样,中国人民成功举办世博会的梦想已成真。记得从开始申办上海世博会那一年起,我就自命为上海世博会的“志愿宣传者”,见了外国朋友几乎每一次都要争分夺秒地讲一讲。这次我借随全国人大调研组来上海学习的机会去世博会工地参观,见到那么多专家和工人冒着寒风辛勤工作,心里真感激和敬佩他们;看到工程进展顺利,心里真为上海、为祖国、为发展中国家、为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高兴。不管从哪个意义上讲,上海世博会都将是成功的、意义深远的。
(作者是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前外交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