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对外关系史
苏联翻译回忆中苏高层破裂
发布时间: 2010-12-06    作者:顾达寿口述 郑少锋执笔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2010-12-06
  字体:(     ) 关闭窗口

柯西金四次请求跟毛泽东通话,被骂作“坏蛋”

60年代以后,正是苏联和中国两党两国关系达到白热化的时候。那时候,我已经从苏联驻华使馆奉调回国,在苏共中央联络部任职。

1969年6月的一天上午,我接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的秘书的电话,称柯西金有紧急事情要召见我,让我立即赶到克里姆林宫。部长会议主席早就知道我多次担任苏联领导人与毛泽东会谈的翻译,并且与毛泽东颇有交情。在他办公室里,一见到我他就说:“我请你来是要你给我接通北京的电话。我要直接与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通话,谈我对苏中目前关系的看法。”

不一会儿,莫斯科与北京的专线电话接通了。我便向北京的接线员小姐说明了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要与中共毛泽东主席通话。这时我听见这位女接线员用标准的中国普通话正在向谁转达我的要求。过了一会儿,她生硬地对我说:“我不能给你接通这样的电话。”说完就将电话挂断了。

我便向柯西金转述了刚才中国女接线员的话。他不解,似乎认为我没有将话说清楚,对我说:“你再给我接过去,就说我要直接与毛泽东主席通电话,要和他谈很重要的问题。”

我再次通过莫斯科专线接通了北京的电话,但对方一听到我的声音就将电话又挂断了。我第三次挂过去,依然是这种情况,中国女接线员什么也不说就又挂断了电话。

这时,我看见柯西金紧皱眉头,示意我第四次再挂过去。

过了好一会儿,电话终于又接通了,还是那位女接线员的声音。她还未等我将话说完,就很不礼貌地对我说:“告诉你,我们的毛主席坚决不与苏联修正主义坏蛋柯西金通话,所以我不能给你接通毛主席的电话!”说完,她又将电话挂断了。我清楚地听见了她说“坏蛋”这个中国人用来骂人的词,但我没有向柯西金如实转述她的骂人话。

柯西金再次紧皱眉头,显得非常懊恼。

我将刚才与北京通话的情况作了简单的笔录,然后我走近柯西金将通话记录交给他。在我离开他的办公室前,他一直沉默不语。

我能想象到他作为苏联国家领导人的自尊,是难以容忍中国方面的这种态度的。虽然他在竭尽努力试图缓和苏联和中国的紧张关系,并且克制自己而采取了主动和好的态度,但中国领导人并没有将他和勃列日涅夫与赫鲁晓夫区别对待。在我看来,这是因为毛泽东对苏联积怨太深。

毛泽东在中国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了“反修防修”。他把苏联作为现代修正主义予以否定,并且提出要打倒他身边的“中国的赫鲁晓夫”。那年中共正在准备召开九大,毛泽东认为前国家主席刘少奇是亲苏联的“修正主义者”。在这之前,刘少奇已经被罢免了党内外的一切职务。

我最后也没有能够接通苏联部长会议主席与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的电话。

    1. “朱可夫事件”的涟漪
    2. 赫鲁晓夫第二次访华的前因后果
    3. 毛泽东在“多事之秋”的沉着应对与理论思考
    4. 毛泽东笔墨把赫鲁晓夫轰下台
    5. 对苏联“改革”及赫鲁晓夫等人的政治评价
    6. 推动中苏进入“蜜月期”——1954年周恩来与赫鲁晓夫的几次接触会面
    7. 毛泽东第二次访苏 与赫鲁晓夫谈了什么?
    8. 9月29日
    9. 伍修权见证中国与南斯拉夫外交关系的变幻风云
    10. 季春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国家治理的实施路径探析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