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对外关系史
美媒:中美关系走向修复但变数仍存
发布时间: 2010-09-10    作者:    来源:环球网 2010-09-10
  字体:(     ) 关闭窗口

   美国《侨报》9月9日文章,原题:美中关系走向修复 变数仍存  2010年以来,中美关系屡有波澜。刚从年初美对台军售和奥巴马会见达赖导致的低谷中走出,又陷入黄海军演和南海海权的争执中。美国有人鼓吹美要公开对华遏制,中国亦有人声称美国对华战略正在转型。一时间,美中领导人倡导的“积极、合作、全面”的关系出现紊乱,一个出现衰落迹象的超级大国与一个迅速崛起的新兴大国的擦枪走火,似乎一触即发。

  然而,不管来自民间激进派和利益集团的杂音有多大,两国领导人都意识到,中美只有合作,而不是对抗,才符合两国的最大利益。美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萨默斯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多尼隆刚结束对中国的访问。期间见人之多、规格之高,就显示出中美在半年多的争执后开始悄悄互相释放善意,“重新设定积极之路”。

  不过,随着美国中期选举临近,美国国内政治将给美中关系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首当其冲的是人民币问题。美国对中国6月宣布的人民币兑美元升值0.6%并不满意,两院都在酝酿惩罚中国产品的汇率议案。同时,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又有扩大之势,在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之时,人民币与对华贸易问题难免成为美国中期选举的议题。此外,朝鲜“六方会谈”的重启,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意图,中美在制裁伊朗问题上的分歧,使中美双方在国际事务上也无法一致。而希拉里多次强调美国要发挥在亚太地区的作用,奥巴马本月要在纽约举办与东盟领导人对话会。对美国“重返亚洲”、拉拢东盟国家对华牵制的担忧也使中国极难平静。
  凡此种种,都会影响到两国民众的相互观感,美国人的“中国威胁论”和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都有抬头之势。但只有克服不确定性,避免决策被极端民意所绑架,确保美中关系沿着“积极、合作、全面”的轨道平稳前行,中美关系才可能迎来新的高潮。

    1. 美媒高度评价我军远程投送能力
    2. 美媒:若核心利益遭威胁 中国南海政策不再温和
    3. 中国人真来了,比我们想的要快
    4. 美媒:中国致力创新人民战争理论
    5. 美媒:西方应感谢中国的七个理由
    6. 中美城市外交的历史发展与内在逻辑
    7.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纪念中美《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
    8. 中美关系的历史不容歪曲
    9. 王巧荣:中美竞争加深将如何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10. 东亚冷战视野下的中美关系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