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共八大筹备期间,作为当时的中共中央秘书长、八大筹备工作负责人,邓小平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具体负责八大的筹备组织工作,草拟政治报告起草委员会名单和修改党章、修改党章报告起草委员会名单,起草、审改和宣讲会议的各种文件,组织八大代表和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的选举工作,审改大会发言稿,为大会的顺利召开做了充分准备;二是主持修改党章和起草修改党章的报告,提出在全国执政情况下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主要方针,奠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建设的理论基础;三是参加八大政治报告的起草、讨论和修改工作,建议报告要突出经济建设,对八大正确路线的制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共八大是党的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作为当时的中共中央秘书长,邓小平承担了筹备八大的重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09以前,由于资料不足,很少有文章专门考察邓小平与八大的筹备,多是在研究邓小平与八大的关系时,把该问题作为文章的一部分进行简要交代或概括论述。中央文献研究室在2009年编撰出版的《邓小平年谱(1904—1974)》(以下简称《年谱》),披露了许多这方面的资料,为学界从事这一问题的研究创造了条件。本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依据《年谱》及相关史料,着重考察邓小平在筹备八大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展现他为会议的成功召开作出的历史贡献。
一、具体负责八大的筹备工作
1955年3月31日,毛泽东在全国党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代表中共中央宣布了1956年下半年召开八大的决定,要求1956年7月前完成代表的选举及文件的准备工作。会议结束后,八大的各项准备工作随即开始。邓小平作为当时的中共中央秘书长,具体负责八大的筹备工作,从确定八大报告起草人到处理各种文件,从讨论八大代表选举问题到提名八届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候选人,从审改大会发言稿到提出发言要求,其间大小事宜,邓小平几乎都参与决策和讨论。
(一)关于大会文件
筹备八大最重要的工作是准备大会报告。1955年4月21日,邓小平将草拟的八大政治报告起草委员会名单和修改党章、修改党章报告起草委员会名单报送毛泽东。毛泽东很快批示,要求提交政治局会议讨论。5月12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这两个名单。政治报告起草委员会由刘少奇、陈云、邓小平、王稼祥、陆定一、胡乔木、陈伯达7人组成。修改党章和修改党章报告起草委员会由邓小平、杨尚昆、安子文、刘澜涛、宋任穷、李雪峰、马明方、谭震林、胡乔木9人组成。[①]
在筹备过程中,邓小平承担了大量起草、审改和宣讲各种文件的工作。1956年8月15日,邓小平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的通知》。作为八大的主要筹备人,邓小平担负着大会及会议文件的宣传解释工作。根据毛泽东“由邓小平同志报告第八次党【代】大会问题决议的意义和内容”[②]的提议,邓小平数次在中央全会上对八大相关文件作解释和说明。他的说明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完整准确地表达了中央的意图,深受与会人员的欢迎,也得到毛泽东的赞赏。1955年9月18日,毛泽东在邓小平起草的《关于召开第八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草案的说明》上满意地批道:“我认为可以照这样去讲,只改了几个字。”按照这一批示,10月4日,邓小平在中共七届六中全会(扩大)上作了该说明,着重对八大与七大间隔时间较长的原因及八大的酝酿过程等作了解释,收到很好的效果。1956年8月22日,在中共七届七中全会第一次会议上,邓小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对提交会议讨论的《八大日程草案》等6个文件作说明。[③]8月30日,在八大预备会议第一次会议上,又就这6个文件向大会作说明。
邓小平还十分注重宣传的政策和策略。1956年8月23日,他在审改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宣传报道工作的通知》时加写:各国代表团到达和离开我国时,“一律不发个别的消息,只在代表团到齐的时候和他们大都离开的时候,发两次简要的综合消息”。同时就对外国代表团的宣传报道批示:“不能专对少数人扩大宣传,这样容易得罪多数人。而且这次来的头头很多,也很难突出某些个人。”
(二)关于大会选举
召开八大,首先要选举会议代表。八大的一项重要议程是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因此在筹备阶段要产生八届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候选人名单。这两项选举工作都是在邓小平的组织下进行的。
1955年10月4日,邓小平在中共七届六中全会(扩大)上,对全会通过的《关于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办法的规定》作了解释。1956年1月18日,邓小平主持召开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讨论八大代表名额的安排等问题。3月23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秘书长会议,讨论共八大代表选举问题。4月24日,再次主持召开中共中央秘书长会议,讨论中共八大代表名单。5月11日、12日、18日,又连续主持召开中共中央秘书长会议,讨论中央机关出席八大的代表候选人问题。5月13日,在审改中共中央《关于八大代表候选人名单问题》给各地的电报时,加写“代表大会必须对所有候选人加以郑重的审查,对于不适当的候选人,应加以变动”,对代表资格审查提出了严格要求。
八大筹备最早的工作是拟定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候选人名单。这是大会筹备的重要工作,中央高度重视。据李雪峰回忆,这项工作“就是由小平同志和一些老同志负责,先从6个大区和军队的领导同志中选,大家可以随便提,提了约400人,比较全面。”[④]1956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负责研究八大的选举问题和中央领导机构设置方案,并指定陈云和邓小平为委员会的召集人。8月4日、6日和10日,邓小平召集专门委员会会议,讨论八大选举等问题。在集思广益并深入讨论的基础上,邓小平于8月22日的七届七中全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对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选举工作的建议:第一步,由各代表团提出一个名单,中央不先提名,大会主席团也不先提名单。第二步,各代表团提出名单后,由中央政治局和各代表团正副团长负责把各代表团提出的名单加以整理、研究,确定包括正式委员与候补委员在内的选举名额和预选名单,然后各代表团讨论酝酿,进行预选。第三步,各代表团预选的结果交政治局,由政治局和代表团正副团长共同研究,确定正式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具体名额及其提名。[⑤]邓小平的设想经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后,随即付诸实施,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认同,也使整个会议充满民主精神。受此启发,9月28日,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中央政治局委员和政治局候补委员时,也借鉴了这一方式,表明中央对邓小平工作的充分肯定。
|